高考历史知识大全《抗日战争胜利》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二)

时间:2017-08-08 16:04:47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陕甘宁边区的“豆选诗”金豆豆,银豆豆,豆豆不能随便投,选好人,办好事,投在好人碗里头。
材料二 下图:农民们正慎重地投豆选举自己信得过的干部

材料三 1941年,陕甘宁边区进行“三三制”政权的普选。这次选举全边区有80%的人参加了投票。“按三三制”比例,选出了乡、县、边区三级参议会,各级参议会又选出了政府委员会。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依据材料一、二、三指出陕甘宁边区进行选举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抗战胜利后初期,中国共产党为争取民主政治权利做出了哪些重大努力?结局如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判断题  19世纪30、40年代,欧洲三次大规模的工人运动是指( ? )
①1831年法国里昂工人起义?②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③1836年英国宪章运动?④1844年德意志西里西亚织工起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判断题  (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昔之欲抑民权,必以害民智为第一要义,今日欲伸民权,必以广民智为第一义。……权者生于智者也,有一分之智,即有一分之权,有六七分之智,即有六七分之权,有十分之智,即有十分之权。……凡国必风气已开,文学已盛,民智已成,乃可设议院,今日而开议院,取乱之道也。
——摘编自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等
材料二 余之从事革命,以为中国非民主不可。其理由有三:既知民为邦本,则一国以内人人平等,君主何复有存在之余地,此自学理言之者也;满洲之人入据中国,使中国民族处于被征服之地位,国亡之痛,二百六十余年如一日,故君主立宪在他国君民无甚深之恶感者,独或可暂安于一时,在中国则必不能行,此自历史事实而言之者也;中国历史上之革命,其混乱时间所以延长者,皆由人各欲帝制自为,遂相争相夺不已,行民主之制,则争端自绝,此自将来建设而言之者也。有此三者,故余之民权主义,第一决定者民主。
——摘自孙中山《三民主义·民权主义》
(1)根据材料一、二,在实现民权的前提和步骤问题上,梁启超和孙中山的看法有何不同?(8分)
(2)用四字概括材料一中梁启超的的主要观点。(2分)应如何评论这一观点?(5分)



4、判断题  美国内战是
①民族独立与殖民统治的斗争?
②统一与分裂的斗争?
③黑人奴隶制与雇佣劳动制的斗争?
④种植园奴隶主与工业资产阶级的斗争
A①②③?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5、判断题  国民党爱国将领张治中先生(安徽巢湖人),一生为和平而奔走,被誉为“和平将军”。1945年以后,他曾代表国民党当局先后与中共进行两次和平谈判。你认为这两次谈判应该是
①1945年重庆谈判②1946年重庆政协会议
③1949年北平谈判④1949年北平政协会议
[?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首页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 2/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