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8-08 15:54:21
1、判断题 有人说,欧洲人开辟新航路追求的是“物质财富”,而郑和下西洋则追求“精神财富”,如果把二者结合在一起,就称得上完美的航行了。对这句话的错误理解是(?)
A.欧洲人开辟新航路是一种掠夺
B.郑和下西洋是宜扬国威的政治行为
C.强调这二次航行都有美中不足
D.同时指出了两次航次的弊端
2、判断题 (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家,甜蜜的家”是英国维多利亚时代(1837—1901)中产阶级(包括经理、作家、教师、医生、律师等)的忠实信仰。当时有作家写道:“我在办公室里的生活与在家中的生活完全分离,我有两个自己:我是一个公民,我是一个男人。”当时有一封家信中说道:“他以为他可永远占有这个阶梯,殊不知他麾下某位头脑敏捷、胆识过人的家伙已突然取而代之”,有学者指出“家的真正本质是避难所”。在家庭内法律支持社会的传统,即父亲的意志是最高的。法律赋予丈夫对妻儿几乎绝对的统治权。“家庭天使观”是“甜蜜的家”之观念中又一个重要内涵。它认为家是一个妇女的工程,女人最主要的职责是相夫教子、操持家务等。随着中产阶级的日益壮大,他们的价值观为这一时期英国人,甚至包括工人阶级的普遍认同。维多利亚女王努力在人民心目中树立“国母”形象,一篇曾刊于家庭经济杂志的文章就指出:“没有了家,大英帝国也不可能荣华。”
——摘编自李宝芳《维多利亚时期英国中产阶级的家庭观念》等
材料二? 20世纪20一40年代,中国城市多数家庭的成员从工商业、服务业等工作中获取收入,妇女从事职业拥有经济来源,家庭成员之间人身依附性减少。农村家庭的消费资料仍有一半或更多来自自家的农产品,以家长为中心的生活方式居多。民国政府新《民法》规定离婚和结婚一样自由。燕京大学女生有96.7%的人赞成“无爱情即离婚”,上海“审判厅请求离婚案多”,而农村家庭中离婚现象则并不多见,甚至“夫可以出妻嫁妻”。
——摘编自张国刚主编《中国家庭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维多利亚时代英国“甜蜜的家”之观念形成的背景。(10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20世纪20—40年代中国家庭变迁的特点。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影响这一时期中国家庭变迁的主要社会因素。(12分)
(3)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阐述你对家庭变迁与社会发展关系的认识。(3分)
3、判断题 曾经,世界各地处于相对孤立的状态,而今,早已是一个整体。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
哥伦布发现美洲以及接踵而来的葡萄牙人、英国人、法国人等,通过对新土地的殖民和占有,与土著居民的接触、交往和融合给欧洲人送去了新世界的文明,还使新旧大陆的物产得以交换和传播……没有美洲贡献的大量金银与物质财富,没有北美的自由移民垦殖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将会缓慢得多……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汇合,开启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过程。
——黄邦和《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
材料二:“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工场手工业也不能再满足这种需求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就引起了工业中的革命”。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材料三?材料四?
(1)指出材料一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2分)指出图中的①、②、③、④航线哪条是哥伦布的航行路线?(1分)请列举两位(除哥伦布外)与此事件有关的历史人物?(2分)
(2)依据材料一的文字归纳新航路开辟的影响。(4分)
(3)依据材料二,分析引起工业革命的直接原因是什么?(1分)
(4)根据材料三,指出工业革命最具代表性的发明成果是什么?(2分)它将人类带入什么时代?(2分) 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发展的最主要影响是什么?(2分)
(5)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它使人类社会进入了什么时代?(2分)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发展的最主要影响是什么?(2分)
4、判断题 马克思曾说:“英国的入侵……摧毁了印度原有的经济基础,解构了那些半野蛮半原始的社会结构……虽然对此我们会心怀悲伤,但是我们一定不能忘记,正是这些看起来平和的田园牧歌式的乡村社会结构构成了东方专制主义最坚实的基础,它极大地禁锢了人类的思想。”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历史传统文化因为文化传播被逐步淘汰
B.文化交流和文化开放可能带来文化损失
C.不是每一种文化的所有要素都值得保护
D.文化的开放使得一些弱势文化趋于灭亡
5、判断题 19世纪后半期,股份公司大规模发展,广泛流行于资本主义世界各国。股份公司的分布范围从金融、交通和公共事业等基础设施向钢铁、机器制造和商业扩散,遍及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这一“发展”客观上反映了( )
A.新兴工业扩大规模的要求
B.科研与生产的直接结合
C.世界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D.帝国主义对外扩张的要求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