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知识点总结《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押题版)(八)

时间:2017-08-08 15:46:53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下图反映的是美国1899年与1937年的工业生产状况,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

A.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
B.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
C.1929年经济危机的影响
D.拥有殖民地和势力范围很少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依据图表情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图表中1899-1937年的工厂数量在下降,而产品价值和生产工人的数量在增长,依据时间判断此时美国正处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正是自由资本主义向私人垄断资本主义过渡时期,20世纪30年代的罗斯福新政,使美国走上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垄断的形成就是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因此A符合题意。其他选项均与题干不符。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在人类的经济画卷上,没有哪个细节能与货币脱离瓜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16分)
材料一:
明代中叶后,白银成为主要货币。据研究,16世纪中期到17世纪中期,欧洲各国与中国的贸易以中国的丝绸为主角,被西方学者概括为“丝—银”对流。中国通过“丝—银”贸易,获得了占世界产量1/4到1/3的白银,总量达到7000吨至10000吨,这种趋势一直持续到18世纪末。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出现大量“丝—银”贸易的国际背景和国内社会经济条件。(4分)
材料二:
1929年开始的经济危机使各国之间货币战、贸易战和关税大战愈演愈烈,几年间先后有40个国家实行外汇管制,56个国家实行货币贬值,76个国家提高关税率,导致出现了各种货币集团和经济集团。1933年6月,66国家在伦敦召开世界经济会议,试图稳定货币,实行关税休战,结果不但没有成功,反而使各集团之间的对立越来越尖锐。
——《喧嚣时代:20世纪全球史》
(2)?根据材料三,面对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各国采取什么政策。这说明当时世界市场存在什么问题?(2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后来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3分)
材料三:
100元法币购买力图示

——(美)伊佩霞《剑桥插图中国史》
(3)材料四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情况给社会带来的影响。(4分)
材料四:

(4)材料四中的货币反映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它的发行有何意义?(3分)


参考答案:(1)国际:新航路开辟,密切世界各地联系;西欧从拉美掠夺大量白银。(2分)
国内: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达; 手工业发达。(2分)
(2)政策:贸易保护主义(1分)
问题:在贸易、关税、汇率等方面缺乏制度性的规则(1分)
解决方案:布雷顿森林体系;关贸总协定;建立世贸组织。(3分)
(3)通货膨胀(1分)
影响:经济——经济恶化;民族工业陷入绝境;人们生活日益恶化;(任意两点2分)
政治——加速国民政府的垮台(1分)
(4)反映了区域经济集团化(1分)
意义:推动欧盟经济发展;推动政治多极化(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资产阶级革命派提出的民权主义比之维新派兴民权思想要进步,主要体现在
A.反对民族压迫
B.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
C.国家的阶级实质
D.反对封建土地所有制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概念的分析、理解能力。反对民族压迫是民族主义的内容,反对封建土地所有制是民生主义的内容,国家的阶级实质两者是一致的,所不同的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民权主义是要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而维新派主张建立君主立宪法国家,故两者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不同。


本题难度:困难



4、判断题  开始为近代生产部门和交通运输部门提供“万能的原动机”的是
A.纽可门蒸汽机
B.瓦特改良的蒸汽机
C.西门子发电机
D.巴本带有活塞的实验性气缸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蒸汽机的有关内容。1769年,英国工人瓦特改良了蒸汽机,使蒸汽机的热效率大大提高。至此以后,蒸气机得以广泛应用,成为一起生产部门和交通运输部门的“万能的原动机”。B正确,故本题选B。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工业革命前,巴黎商人和工匠的房屋结构是:“房屋高而狭小,底层是铺子,上面是主人住房,再上面是工人的房间。同样,1619年伦敦每个面包师傅都在自己家里安置子女、女仆和学徒。”……十九世纪四十年代,“整个曼彻斯特本城,索尔福和休尔姆的全部,彭德尔顿和却尔顿的大部分,阿德威尔克的三分之二以及奇坦希尔的个别地区--所有这些地方形成了一个纯粹的工人区……”在“工人区”扑面,住着高等的或中等的资产阶级。……挤满了工人的“恶劣的街区”,是周期性光顾城市的一切流行病的发源地。工业革命时期的住房短缺问题、贫民窟问题、卫生设施极差等问题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与工业发展极快、人口膨胀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是从中央到地方政府的“自由放任”,也是其主要的原因。因此,工业革命后期特别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西方各国政府开始注重住房问题了。
——龚敏《论西方工业革命时期的住宅问题》
材料二 在中国知网中,某教师用“工业革命”为篇名,搜索到以下2009年发表的关于“工业革命”的学术论文篇名:《焦炭炼铁的发明与英国工业革命》、《论工业革命的开端》、《经济危机将加快“绿色工业革命”的进程》、《工业革命与英国贫困观念的变化》、《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英美工业反差的原因分析》、《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监狱改革运动》、《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的原因探析》、《阿诺德·汤因比的经济思想与英国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盛宴1851年伦敦万国博览会》、《高工薪推动了工业革命》、《工业革命前后英国职业教育的发展》、《英国工业革命以来低收入阶层的生存状况》、《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视角看学徒教育》、《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对外贸易与贸易政策》、《如何解释美国晚于法国完成工业革命?》、《英国工业革命期间家庭女佣人之身份问题研究》、《工业革命与生态环境危机及其治理途径》、《工业革命与欧洲人口的变化》、《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环境污染和治理》。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工业革命前后,西方城市的居住状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一,归纳工业革命期间工人住房条件恶化的原因,并指出其根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工业革命后期西方各国开始注重住房问题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材料二,简要分析2009年学术界对工业革命研究的主要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变化:①工业革命前住房主仆不分,主人在他的家里开店设厂,工作和生活地点不分;工业革命后厂主和工人居住上完全分开;②贫富差距拉大,工人居住环境恶化。
(2)原因:工业发展极快;人口膨胀;政府的“自由放任”政策。根源: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矛盾(或“资本主义制度的剥削本质”)。
(3)原因:工人运动不断发展,劳资矛盾尖锐,威胁到资本主义政权;传染病流行,威胁到资本家的生存。
(4)主要特点: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研究不断深入(或“研究问题和角度宽广”);研究呈现出细化的特点;与当今社会热点问题密切结合,如环境问题、劳资关系问题、经济危机问题等。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7 8 9 下页 尾页 8/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