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题《三民主义》高频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二)

时间:2017-08-08 15:33:39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8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钱穆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一书中总结过:“故康氏之尊孔,并不以孔子之真相,乃自以为所震惊于西俗者尊之,特日西俗者所有,孔子也有之而已。”所以,在他的设计中,立孔教也好,托古改制也罢,会给政治变法带来更多的合理性依据,甚至可以赢得保守知识分子的赞同。
材料二 “共和的观念是平等、自由、博爱。”“共和国是平等之国,人们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共和国是自由之国,自由是人民的天赋人权。”“我设计的这件服装,有人就用我的名字来称呼它,叫‘中山装’。这里,我设计了三个扣子,这是让人们记住,永远不要忘记人民,就是我们的‘民族、民权、民生’——就是三民主义。”
——选自《孙中山演讲录》
材料三?一位研究晚清乡土意识的学者说:“晚清思想文化史的进程展示了一种特殊的现象:先进思想家从西方引进,并以微弱的资产阶级经济关系和职能集团为依托的民主、自由、平等的现代化观念与信息,像油浮在水面上一样漂浮在广阔的乡土文化带的上空。……”
材料四? 20世纪以来,先进的中国人把世界文化的优秀成果同振兴中华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这些重大理论成果在本质上具有一致性。
(1)西方启蒙思想成为近代中国传播西学的武器。据材料一、二提供的历史信息,概括康有为和孙中山理论宣传的特点分别是什么?(4分)其实践结果有何不同?(4分)
(2)你是否认同材料三的观点?请说明理由。(2分)
(3)材料四中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有哪些?(4分)谈谈你对这些重大理论成果“一致性”的理解。(4分)


参考答案:
(1)特点:康有为把西学中的政治学说与儒家思想相结合,披着儒教外衣宣场维新四想;孙中山则以启蒙思想为武器,系统地阐明了三民主义纲领。(4分)不同:维新变法运动促进了思想解放,但最终失败;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确之了民主共和制度,但真正的民主共和并没有实现。(4分)
(2)认同:近代中国资产阶级极力宣传西方启蒙思想家理念,但因历次资产阶级行动脱离群众,尤其是广大农民,所以先进的思想对广大农村影响很小。(2分)或 不认同:近代中国资产阶级思想家的宣传活动持久、深入,随着维新运动和辛亥革命的发生,先进思想观念己经传播到农村并逐渐深入人心。(2分)
(3)成果: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4分。“三民主义”占1分,其他任意答出三点即得3分。)理解:都注重把世界先进的理论成果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都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宗旨。(4分)


本题解析:(1)结合材料一,二的文字信息可直接概括出康有为和孙中山理论主张及其理论宣传的特点,即康有为把西学中的政治学说与儒家思想相结合,披着儒教外衣宣场维新四想;孙中山则以启蒙思想为武器,系统地阐明了三民主义纲领;结合所学可知二者通过不同的政治变革运动实践上述理论,即维新变法运动促进了思想解放,但最终失败;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确之了民主共和制度,但真正的民主共和并没有实现。(2)材料三文字说明近代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并未对广大地区的农民产生重要的影响,结合所学内容可以看出该观点基本正确,因为历次资产阶级行动脱离群众,尤其是广大农民,所以先进的思想对广大农村影响很小;当然也可持反对意见,只须找出相关史实论据即可。(3)结合所学可知20世纪中国出现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有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他们的共同点表现在都注重把世界先进的理论成果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都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宗旨。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民权主义之所以是三民民主的核心,主要是因为(?)
A.指明 了革命的对象和革命的手段
B.是革命的指导思想
C.表达了资产阶级的经济和政治要求
D.从理论上解决了革命派迫切需要解决的政权问题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1912年2月15日,即清帝退位三天后,孙中山率临时政府文武官员赴明孝陵祭奠明太祖。这一事件从本质上反映了孙中山的?
A.民族主义思想
B.民权主义思想
C.“三大政策”
D.开阔胸怀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1918年1月,孙中山说:“此后我国形势,应注重于西北。若俄国现在之革命政府能稳固,则我可于彼方图大发展也。”对这段话的正确理解是,孙中山?
A.已经确立三大政策
B.决定走俄国人的路
C.认为中国革命与世界革命存在关联
D.确定了日后国民革命的战略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项是在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的宣言中,把旧三民主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其实施方法是“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B项是中国共产党人学习俄国无产阶级革命;D项也是1924年1月确定的。孙中山在1918年1月主要强调利用苏俄革命及政权巩固的有利时机,推动中国革命,即C项。
【考点定位】必修三·20世纪中国重大思想理论·三民主义(国共第一次合作前孙中山的认识转变)。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三民主义所要解决的主要无盾是( )
A.中华民族同帝国主义的矛盾
B.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C.民族资产阶级和满洲贵族的矛盾
D.资产阶级革命派与立宪派的矛盾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三民主义的核心是推翻清政府的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不仅代表资产阶级的要求,也反映了整个时代的要求。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 2/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