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大全《手工业的发展》答题技巧(2017年最新版)(一)

时间:2017-08-08 15:29:53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关于我国青铜器表述正确的是
①夏朝青铜器发现尚少?
②商朝青铜器供王公贵族使用?
③西周趋向生活化?
④春秋被铁器取代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③④



2、判断题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这是唐诗中的名句,然而楼兰古国在唐朝以前已销声匿迹,留下了千古之迷。楼兰国的兴盛得益于
[? ]
A.丝绸之路的开辟?
B.农耕文化的发达 ?
C.旅游业的发展?
D.战略位置的重要



3、判断题  ?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 材料一 (汉武帝派张骞与西域的联系后)中亚、西亚各国经常派人到长安访问、贸易,汉朝为了发展同这些国家的往来与贸易,修筑道路,设置驿馆。汉朝丝绸的出口成为对外贸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中亚、西亚运到罗马帝国,成了罗马元老院议员和其他贵族的夫人的珍贵服饰;罗马的铁制品、玻璃、金银由西向东,流入汉朝。?
——摘自樊树志《国史概要》(第三版)
? 材料二 (明代中后期,苏州)市民罔籍(不依靠)田业,大户张机为生,小户趁织为活……大户一日之机不织则束手,小户一日不就织则腹(饥饿),两者相资为生久矣。
——摘自蒋以化《西台漫记》卷四
? 材料三 就以澳门——果阿——里斯本的贸易而论……从澳门运往果阿,其中数量最大的是生丝,1580—1590年从澳门运往果阿的生丝为3000担,价值白银24万两,利润达36万两……从果阿运回澳门的商品……以白银为大宗。这些白银是墨西哥和秘鲁出产的……以致当时的欧洲商人们说,葡萄牙人从里斯本运往果阿的白银几乎全部经澳门进入了中国。?
——摘自樊树志《国史概要》(第三版)
(1)根据材料一,分析西汉时期丝绸之路开通的条件及意义。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反映了当时苏州丝织业中的什么现象?这一现象的发展情况如何?简要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中东西方“丝一银贸易”形成的背景。简要说明白银大量流入中国的原因。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判断题  (28分)工商业的发展和政策、市场、经营方式等因素息息相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桑弘羊等人于公元前118年向汉武帝提出了一个盐铁官营的计划。这个计划的要点是:(一)将煮 盐、冶铁之事均收归政府管理,所得收入,以补充赋税。(二)“愿募民 自给费,因官器作煮盐,官与牢盆”(三)“敢私铸铁器、煮盐者,钛左趾,没入其器物”(四)“郡不出铁者置小铰官”,管理铁器的专卖事宜。关于铁的专卖……据专家估计“当时役使了不少数量的官奴婢和罪人……此外还征用自由身份的民佚。”(前117年开始实施这一计划——编者)……冶铁的技术也有空前提高,据专家断定“西汉的冶炼生铁的技术,这是我国封建社会前期冶炼技术发展的一个高峰”……“当此之时,四方征暴乱,车甲之费,克获之贯,以亿万计,皆赡大司农,此皆……盐铁之福也”。
——摘编自林剑鸣《秦汉史》
(1)根据材料一,评述两汉盐铁官营政策。(10分)
材料二:

(2)根据材料二归纳宋朝海外贸易的特点。(4分)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13世纪中国3/4的人口生活在长江以南的原因。(6分)
材料三:明后期和清前期,江浙布、丝手工业已发展到相当规模,企业数量多,规模较大,产品衣被天下。江浙是多数大宗商品贸易中心,……以江浙为中心的全国统一市场在19世纪初已经形成。……种种迹象表明,鸦片战争前夕,中国已开始出现由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的转变。当然,封建官僚体制……都延缓了这种转变。
——罗肇前《全国统一市场形成于19世纪初——兼论明清手工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初全国统一市场形成的原因。(4分)明清时期,哪些因素阻碍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4分)



5、判断题  春秋时期的政治家管仲说:“美金以铸剑戟,试诸狗马;恶金以铸组(锄)、夷、斤、 (大锄),试诸壤土。”其中的“恶金”是指
A.陶瓷
B.黄金
C.青铜
D.钢铁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首页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 1/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