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8-08 15:22:21
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20分)
①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西欧国家开始完成了新航路的开辟;
②新航路的开辟,人类由此从各民族分散孤立地发展开始走向整体世界;
③欧洲殖民者的殖民扩张与掠夺推动了世界形成了一个广阔的世界市场;
④两次工业革命极大的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1)新航路开辟对于欧洲的影响什么?
(2)对于亚、非、拉地区的影响是什么(2分)第一次工业革命产生了什么影响?(从生产力、生产关系、世界市场的角度说明)(5分)
(3)两次工业革命的相同点是什么?(2分)两次工业革命的不同点是什么(3分)
(4)列举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对列强对华的侵略战争及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对列强对华的侵略战争(3分);分析列强对华经济侵略方式有什么变化?(2分)
参考答案:(1)
对欧洲:西班牙、葡萄牙积累了大量财富,英国、法国、荷兰也加入了对外扩张的行列;引发了欧洲的“商业革命”(或答具体商业革命的内容即贸易中心由地中海转移到了大西洋沿岸);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对亚、非、拉:带来了深重灾难,逐渐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同时西方的先进的生产方式也影响了亚非拉地区。(5分)
(2)生产力:第一次工业革命,大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各国逐渐朝工业化方向发展,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社会关系:第一次工业革命使近代两大对立阶级形成(工业无产阶级和工业资产阶级)。世界市场:第一次工业革命推动世界市场基本形成。(5分)
(3)相同点:它们都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都推动了社会生产关系的发展变化;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起促进作用;
不同点:发明者:主要是工匠/主要是科学家 ;重大发明成就:蒸汽机的使用/电力的应用;对生产组织的影响:资本主义工厂制确立/各行业垄断组织形成;对生产力的影响: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对世界市场的影响:世界市场初步形成/世界市场最终形成并向纵深发展(任答3点)(5分)
(4)工业革命: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第二次工业革命: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以商品输出为主;以资本输出为主(5分)
本题解析:(1)新航路的开辟对欧洲的影响主要是从商路的转移和价格革命和商业革命等角度进行分析;(2)对亚非拉地区带来的影响要具体的分析,对非洲和美洲带来的是灾难,但是大量的白银涌入亚洲,也推动了亚洲经济的繁荣。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从生产力的角度看推动了经济的发展,从社会关系的角度看产生了两大对立的阶级,并且使世界市场初步形成。(3)两次工业革命的比较可以从发生国家、成果和特点、影响等角度进行分析。(4)侵华战争的列举可根据教材知识进行分析,相对简单。
点评:新航路的开辟对人类社会、对欧洲、对美洲、对非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于世界来说,世界开始连接为一个整体,是世界全球一体化的开端,对欧洲来说,带来了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对美洲来说则给美洲印第安文明带来灭顶之灾,贩奴运动也兴起来了。工业革命是西方工业文明崛起的标志,因此也是考试的重点。常考的地方有工业革命的原因、成果、特点等,此外和第二次工业革命有关的生产关系的变化和世界市场的问题也需要掌握。中国近代史的两大线索:列强侵华史和中国人民的抗争史。侵华史包括两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等;抗争史包括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都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从全球一体化角度看,工业革命的最大影响是
A.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B.确立了资本主义对世界的统治
C.导致社会阶级结构的重组
D.加快了世界城市化进程的速度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新航路开辟后,世界贸易的中心转移到
A.地中海沿岸
B.亚洲太平洋地区
C.大西洋沿岸
D.北美地区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15分)19世纪最后30年和20世纪初,科学技术的发展迎来了新的春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发电机是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电动机则相反,是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电力开始作为机器的动力,其能量之大远远超过了蒸汽机,而且使用上要方便得多,因而很快以电力为能源的产品迅速被发明出来,……制造发电,输电和配电设备的电力工业也纷纷建立和发展起来。
—— 中华网
(1)发电机是由谁研制成功的?(1分)随后,人们发明了大量“以电为能源的产品”,这些产品的涌现使人类进入了什么时代?(2分)
材料二?
(2)上面图片中这两种交通工具是谁发明的?(2分)这两种交通工具的发明与发展促进了哪种能源的大量开发?(2分)
材料三?(19世纪后期)英国科学家虽然有不少发明,但他们固守蒸汽时代的旧技术,轻视电力技术应用,比如电灯发明后,它以耀眼的光芒宣告,新的光源将使世界的面貌焕然一新。而当时在英国,电灯的推广却遭到煤气照明公司的反对,千方百计保护已取得垄断地位的煤气照明,致使第二次科技革命产生的新型工业部门发展迟缓。
——《世界近代史》
(3)根据材料三,指出英国轻视新发明新技术的原因?(2分)
材料四?美国在这一时期(19世纪后期)的技术研究和技术引进,主要是应用技术,并不更多注意基础学科研究,但这为后来科学研究和更多的技术发明创造了条件,争取了时间,聚集了力量。……在一战期间,欧洲及世界各地的著名科学家向美国流动,美国抓住这一时机采取自由开放的政策在世界各地搜罗“智囊”,进口博士……
——《世界经济运动轨迹探索》
(4)根据材料四,归纳19世纪后期美国为大力发展新科技而采取的措施?(4分)
(5)上述材料所反映的这场科技革命对世界市场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
参考答案:
(1)西门子 电气时代
(2)卡尔·本茨和莱特兄弟 石油。
(3)原因:思想保守和企图韦特已取得的垄断地位。
(4)措施:注重研究和引进应用技术;采取自由开放政策;在世界各地网络人才。
(5)推动力世界市场的进一步发展,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19世纪中期,欧洲一部分女权主义者提出改革妇女服装的倡议,并设计试穿了短裙和女式长裤,女子服饰有所简化。出现这一服装改革潮流的社会根源是
A.工业化使大量妇女参加工作
B.民主运动的推动
C.社会审美观的改变
D.妇女的政治地位大大提高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变革的最根本动力,注意题干中是限制性时间——19世纪中期,那时工业革命正方兴未艾,女子服饰有所简化,正是适应参加工作的需要。答案为A。
点评:此题难度较大,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要把这一现象放到19世纪中期这个大背景中考虑。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