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8-08 15:20:51
1、判断题 某生分析下表,得出了四项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 农业税(万贯) | 非农业税(万贯) | 农业税:非农业税 |
至道末年(997年) | 2 408.1 | 1 567.7 | 60:40 |
天禧末年(1021年) | 2 641.2 | 3 874.0 | 40:60 |
熙宁十年(1077年) | 2 021.3 | 5 117.2 | 28:72 |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图表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图表材料中反映出非农业税的增长侧面反映工商业的发展;政府财政收入越来越倚仗于非农业税,②③正确,选择B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海关守护着国家的经济大门,它的古今变化折射出国家对外关系的历史与现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 材料一:南海舶,外国船也,每岁至……广州。至则本道奏报,郡邑为之喧闹。有番长为主,领市舶使籍(登记)其名物,纳舶脚(税),禁珍异。蕃商有以欺诈入牢狱者。
——《唐国史补》卷下
? 材料二: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台湾平。其后,疆臣请开海禁,报可。康熙帝下令设置闽海关、粤海关、浙海关和江海关,并建立海关监督署专事管理。对外开放的口岸大小百来个。
——据《中西纪事》等书
? 材料三: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高宗(乾隆帝)下令关闭江海关、浙江关、闽海关,指定外国商船只能在粤海关—广州一地通商,并对丝绸、茶叶等传统商品的出口量严加限制。对中国商船的出洋贸易,也规定了诸多禁令。
——《国史概要》第395页
? 材料四:合众国来中国贸易之民所纳出口、入口货物之税饷,俱照规定例册,不得多于各国……倘中国日后欲将税例更变,须与合众国领事等议允。
——摘自《望厦条约》第二款
? 材料五:不承认国民党时代的一切卖国条约的继续存在……立即统制对外贸易,改革海关制度,这些都是我们进入大城市的时候必须首先采取的步骤。
——摘自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七届二次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上的报告》
? 材料六:1987年,李先念发布第51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该法的各项基本原则,突出了新时期我国海关的宗旨。
——据《中国海关史话》第378页
请回答:
(1)材料一为我们研究唐代海外贸易及其管理制度提供了哪些重要信息?将材料二与材料一进行比较,指出清朝(康熙二十二年以后)与唐朝海外贸易管理制度的主要不同之处。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康熙帝一度开放海禁的政治原因。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三所述规定的实质是什么?有何影响?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材料四所说的《望厦条约》是在什么背景下签定的?该条约第二款的要害是什么?对中国有何危害?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材料五及所学知识,说明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召开的历史条件。那时改革海关制度的关键是什么?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材料六所说的“新时期”以什么为开启的标志?新时期里,我国海关的宗旨是什么?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广州是唐代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唐朝在此设市舶使管理海外贸易。清改行海关制度。
(2)1863年,清军攻占台湾。接着设置台湾府。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大陆的联系,海防巩固,沿海相对安宁。
(3)①实质:闭关锁国。②影响:A、在防范侵略方面有一定作用。B、严重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使中国与世隔绝。此后,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
(4)①清朝在鸦片战争中失败,被迫与英国签订了《南京条约》,②中美协定关税税额,③使中国进一步丧失了关税自主权。
(5)①人民解放战争已取得决定性胜利(或新中国即将成立)。②废除不平等条约,建立独立自主的人民海关。
(6)标志: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宗旨:维护国家主权和经济利益,促进改革开放。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3、判断题 2011年1月4日,国务院批复印发《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要把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成全国重要的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以促进海洋经济的永续发展。历史上中外政府有关海洋的政策有着明显的不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顺治元年(1644年),清政府颁发“迁海令”,将北起山东南至广东的沿海居民内迁三四十华里,并且将所有沿海船只悉行烧毁,寸板不许下水。凡溪河装栅,货物不许越界,时刻瞭望,违者死无赦。
——《台湾外纪》卷十二
——《航海条例》(1651年10月)
参考答案:(1)中国实行海禁,闭关锁国。英国鼓励海外贸易。
(2)中国清政府为对付东南沿海的抗清斗争,厉行海禁。英国为打击荷兰的海上优势,保护英国的海上利益。
(3)中国长期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不仅妨碍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而且使中国与世界隔绝,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英国鼓励海上贸易,实行海外扩张,并最终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促进了本国经济的发展。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市肆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唯在平日留心劝导,使民知本业为贵。
——《清世宗实录》卷五十七
材料二 故余以为欲物力不屈,则莫若省征发,以厚农而资商;欲民用不困,则莫若轻关市,以厚商而利农。
——张居正《赠水部周汉浦榷峻还朝序》
材料三 黄宗羲在论述经济政策时说:“(将不切于民用者)一概痛绝之,亦庶乎救弊之一端也。此古圣王崇本抑末之道。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材料四 凡置产业,自当以田地为主,市廛次之,典与铺又次之。?
——《履园丛话·产业》
请回答:
(1)材料一主张实行什么经济政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三主张实行的经济政策与材料一有何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导致材料四所述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重农抑商政策。
(2)二、三两则材料都主张在重视农业的同时,发展工商业。
(3)传统的重农抑商思想;封建地租收入稳定。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1784年(乾隆四十九年),满载着皮毛、花旗参、胡椒等纯正美国货的“中国皇后号”帆船,经过5个月的航行到达了中国,随后又把茶叶、瓷器、丝绸第一大批中国土特产带回美国,中美贸易从此开始。到达中国后该货船最有可能停泊的城市是:
A 泉州? B 广州? C 南京? D 上海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只有广州一处可对外通商,由政府特许的“十三行”经营对外贸易。所以外贸商船停泊的城市应该是广州,选B。
点评:“闭关政策”是明清政府实行的严格限制对外交通、贸易的外交政策,包括对来华外人的商务活动、居留期限、华夷交往等作出限制,实行“禁海”。但是仍留有广州一带同外国通商,因此,要注意这里的“严格限制”不等于“绝对禁止”。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