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大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押题版)(五)

时间:2017-08-08 15:15:37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恩格斯指出:它实际上是“一个调节生产为目的的联盟,他们规定应该生产的总生产量,在他们之间加以分配,并且强制实行预先规定的出售价格”,实质上是“资本家本身不得不承认生产力的社会性”。材料中所指的“它”出现在
A.新航路开辟中
B.殖民扩张过程中
C.第一次工业革命中
D.第二次工业革命中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能力。从材料“一个调节生产为目的的联盟”中可以看出,当时国家对经济进行调控,这种经济思想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产生的。所以答案选D。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阅读材料(26分)
【材料一】西班牙和葡萄牙率先开辟新航路,征服了海洋、获得了世界。涌入的财富几乎都用来支撑宗教信仰的战争和殖民战争,而没有用来发展能够让国家真正富强起来的工商业。势力强大的王公贵族不愿意看到工商业的发展导致新兴势力的崛起。从16世纪下半叶起,流水一般涌入的财富又像水一样流走了,除了奢侈的社会风气,没有留下像样的产业。
【材料二】英国正在孕育人类历史上一种崭新的生产方式;科学意识提高了英国人的认识水准;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在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引领着世界的发展。从19世纪后期开始,德国和美国迎头赶了上来,开始引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潮流。自由经济模式与生俱来的缺陷,在20世纪给英国,也给世界带来惨痛而深刻的教训。
回答问题:
(1)联系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葡萄牙、西班牙的兴衰原因(10分)
(2)根据材料概括指出英国能够引领世界的有利条件和19世纪后期英国衰落的原因。(10分)
(3)联系所学知识,概括列举二战后西方国家克服自由经济模式弊端的重要举措。


参考答案:
(1)(10分)兴盛原因:开辟新航路;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4分,两大要点,每点2分。其它合理答案可以酌情给分)
衰落原因:财富用于宗教战争和殖民战争以及奢侈消费,没有转化为资本主义原始积累;封建制度的落后,害怕资产阶级的兴起。(6分,两大要点,每点3分。其它合理答案可以酌情给分)
(2)(10分)英国能够引领世界的有利条件:工业革命;英国人的科学认识水准高;实现了工业化。(6分,3大要点,每点2分。其它合理答案可以酌情给分,但是必须要从材料中概括)
19世纪后期英国衰落的原因:不适应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潮流自我调整,为后来的美国德国居上;自由主义经济模式的弊端。(4分,两大要点,每点2分。其它合理答案可以酌情给分)
(3)重要举措:国有化;计划性;人民资本主义;经营者革命;福利国家。(6分,每点2分,答3点即可满分)
评分标准:若学生答案言之有理,持之有据可酌情给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新航路开辟对欧洲产生的重大影响不包括(? )
A.欧洲与亚洲、非洲的贸易扩大
B.主要商路从大西洋沿岸转移到地中海
C.世界各地的商品在欧洲市场上出现
D.各种新的商业组织在欧洲纷纷出现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新航路开辟后,商路和贸易中心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了大西洋沿岸。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下列科技成果与人物一一对应,不正确的是
[? ]
A.改良蒸汽机——牛顿
B.发现电磁感应现象——法拉第
C.电灯——爱迪生
D.大功率发电机——西门子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在世界经济现代化历程中,钢铁发挥了重要作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40年英国的生铁产量为1.7万吨, 1860年增至380万吨,产量超过了法、德、美三国总和的一倍。
(1)1740—1860年英国生铁产量为何增长如此迅猛?(2分)
材料二? 1860—1913年,美国生铁产量由84万吨增至3140万吨,钢产量由1.2万吨增至3180万吨,成为世界上钢铁产量最大的国家。
(2)1860—1913年美国钢铁产量急剧增加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美国钢铁产量的急剧增加反映出什么问题?(4分)
材料三? 1949年,我国钢产量仅为15.8万吨,1957年增至535万吨,1958年达到1108万吨,但其中合格的仅有800万吨。
(3)1949—1957年,我国钢产量迅猛发展的原因是什么?1957—1958年,我国钢产量为什么差不多翻了一番?1949年以来我国钢产量的变化产生了什么影响?(6分)
(4)1949—1958年我国钢产量的急剧增加反映出当时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现代化建设的模式是什么?为什么要实行这样的模式?(4分)


参考答案:(1)机器的普及、火车和汽船的发明。(2分)?
(2)内燃机的发明及应用。美国工业实力超过英国;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重工业比例加大。(4分)
(3)民族独立、社会安定;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2分)大跃进运动,全民大炼钢铁。(2分)为我国工业化建立了初步基础; 1958年的全民大炼钢铁浪费了不少资源、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2分)
(4)集中主要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2分)党和政府进行现代化建设的经验不足;帝国主义对我国进行经济封锁和军事包围,优先发展重工业是保障国防安全的必要措施。(2分)


本题解析:本题以钢铁产量变化为中心内容,以纵向、横向比较的方式考查变化产生的原因及影响。其中第(1)问主要考查了工业革命相关内容;第(2)问主要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相关内容;第(3)问考查了我国过渡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在工业建设中的成功经验及教训;第(4)问从新中国建立初期的国内、国际背景角度考查当时采取相关措施的特点及原因。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4 5 6 下页 尾页 5/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