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大全《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九)

时间:2017-08-08 14:52:17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黄宗羲言:“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这里的高皇帝是指
A.李世民
B.汉武帝
C.朱元璋
D.雍正帝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黄宗羲坚决反对君主专制,材料中的前一句“有明之无善治”指明朝没有很好的政治,后一句“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指从明太祖朱元璋废丞相开始,故应该选C。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在汉武帝以后,儒学长期成为封建统治阶级的政治哲学,主要是因为它倡导
①“君权神授”  ②“大一统”  ③“民贵君轻”  ④“君舟民水”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在汉武帝以后,儒学长期成为封建统治阶级的政治哲学,主要是董仲舒的新儒学适应了统治阶级统治的需要,所以A正确;“民贵君轻”是孟子的主张是战国时期的,排除;④“君舟民水是战国时期荀子的主张,排除。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董仲舒主张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先秦某思想家提出:“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材料所反映的思想主张是
A.仁政爱民?
B.无为而治
C.人文主义?
D.与时俱进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题干中有“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强调变法的重要性,是法家的思想。A是儒家思想;B是道家思想;D出自《商君书·更法》是法家思想,故选D。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法家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一主张属于
A.儒家“仁爱”思想
B.墨家“兼爱”思想
C.儒家“礼治”思想
D.墨家“非攻”思想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是自己不喜欢的,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做事情要推己及人。体现了儒家的仁爱思想。墨家“兼爱”思想指的是无差别的爱,关心人应该没有远近差别;“礼治思想”指的是治理国家应该依靠礼仪规范;非攻是反对战争。因此答案为A。BCD三项与材料离得较远。
考点:儒家思想
点评:儒家思想在春秋时期创立,战国时期发展,但是没有获得正统的地位。西汉以后得到进一步发展,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学生应该掌握。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下列几位同学对穿衣的看法,符合墨家思想的是                          (   )
A.穿衣服应符合大自然四季的变化
B.穿衣要看你的身份地位
C.讲究穿着是一种浪费
D.按照上面的规定穿统一的制服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8 9 10 下页 尾页 9/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