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8-08 14:41:02
1、判断题 政治文明的演进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材料二:(秦朝初年)“法令出一”,“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史记》
材料三 ?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只主书填“奉行”而已。?
——《朱子语类》?
材料四?辽宁省档案馆的工作人员在整理档案时,意外发现了一份很多学者都未见过的“廷寄”。“廷寄”就是皇帝写给大臣的密信,系用牛皮纸封制,两行漂亮的繁体楷书书写在信封两侧:“署理军机处封寄,候补侍郎廷开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周的“创制”和秦朝以后的“变局”分别是什么?(2分)?
(2)材料二中的“上”是指谁?是什么?它有什么特点?(4分)
(3)材料三体现了唐朝中央机构有何重大的调整变化?这种变化产生了什么影响?(4分)
(4)材料四体现的机构名称是什么?它有什么特点?(4分)
(5)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以上四则材料所反映的政治制度的演进趋势。(2分)
参考答案:
(1)西周:分封制、宗法制。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2分)
(2)秦始皇;郡县制。特点:中央垂直管理地方;郡县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免。(4分)
(3)实行三省六部制。影响:分割了相权,加强了皇权,提高了政府机构的行政效率。(4分)
(4)军机处。特点:直接听命于皇帝、行事机密、办事效率较高。(4分)
(5)趋势:皇权不断强化、相权不断削弱;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不断加强(或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强化)。(2分)
本题解析:(1)材料一说明的是西周和秦代的政治格局差别巨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周实行的是分封制和宗法制,而秦朝实行的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2)材料二中有“(秦朝初年)”字样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人是秦始皇,他在地方上推行的是郡县制,其特点是中央垂直管理地方;郡县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免。(3)材料三说明了唐代实行了实行三省六部制,其产生的影响是:分割了相权,加强了皇权,提高了政府机构的行政效率。(4)材料四中有“署理军机处封寄”可知该机构是清代的军机处,他的特点是直接听命于皇帝、行事机密、办事效率较高。(5)四则材料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中央集权制度,结合所学的知识可知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趋势是皇权不断强化、相权不断削弱;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不断加强。
点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演变是高考中重点和常考点,同时也是材料题出题的难点,考查的角度有①各个王朝的政治特征②政治制度的演变趋势③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与西方政治文明的比较。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乾隆自称有“十全武功”。他的主要“武功”包括
[? ]?
A.平定回部叛乱、统一天山南北
B.首派驻藏大臣、实行金瓶掣签制
C.取得雅克萨大捷、签订《尼布楚条约》
D.收复台湾、设立伊犁将军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史载某朝代极盛时期的疆域“东极三姓所属库页岛,西极新疆疏勒,至于葱岭,北极外兴安岭,南极广东琼州之崖山”,该朝代是(?)
A.唐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新疆”这个名称是清代开始采用的,而且清前期的疆域西跨葱岭,西北达巴尔喀什湖,北接西伯利亚,东北至外兴安岭和库页岛,南包南海诸岛,与题目材料记述基本一致,故选D。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史记·赵世家》曾记载战国时期赵武灵王提倡“胡服以习骑射”。宋代沈括的《梦溪笔谈》里说“中国衣冠,自北齐以来,乃全用胡服。”就以上资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现代的裤子可能源于胡服
B.胡服来源于北方游牧民族的创造
C.民族融合影响着服饰的发展变化
D.中原的传统服饰完全被少数民族异化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中原的传统服饰完全被少数民族异化”这个说法太绝对。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朱元璋命令各级学校讲授《大诰》(明朝法律,内容为严惩官员犯罪的具体案例),连科举也要考试《大诰》……但朱元璋死后,《大诰》即被臣民所遗忘。
——《中国法制史》
材料二?违旨下乡,动扰于民者,许民间高年有德者,率精壮拿赴京来。
——《大诰》
材料三? ( 明 )太祖严于吏治,凡守令(太守、县令)贪酷者,许民赴京陈诉,赃至六十两以上者,枭首示众,剥皮实草。法令森严,百职厘举。……是可知贿随权集,权在宦官,则贿亦在宦官,权在大臣,则贿亦在大臣。此权门贿赂之往鉴也。
——赵翼《廿二史札记》
材料四? (明朝)宣德以来,吏治已渐趋腐败,中称“宣德初,臣僚宴乐,以奢相尚”。贪污成了官场积习,连负有监察职责的御史亦贪纵无忌。?
——《明朝史话》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三,归纳朱元璋惩治贪官的主要措施。
(2)概括上述措施体现的主要特点。
(3)根据材料四,指出明朝宣德以来“贪污成了官场积习”的具体原因。
(4)你认为明朝中后期吏治腐败的根源是什么? ?
参考答案:(1)制订专门惩治贪官的法律;把法律知识列入教育和科举的内容;允许民众扭送贪官进京;允许民众赴京上告;将贪官严惩示众。
(2)高度重视;惩治严厉;利用民众。
(3)原因:以奢相尚;监察失职。?
(4)封建专制主义制度。
本题解析:解答第(1)问时,要求从材料中提炼有关信息。解答第(2)问时,也要从材料中概括出来。第(3)问比较容易,直接从材料中可找到答案。第(4)问,要明确吏治腐败的根源在于封建专制主义制度本身。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