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知识点《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考点特训(2017年冲刺版)(一)

时间:2017-08-08 14:36:53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20世纪70年代初,我国外交工作取得新突破的原因包括
①恢复联合国席位,国际地位提高
②国际形势的变化
③毛泽东、周恩来等人的努力
④世界霸权主义势力下降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③④
D.③④



2、判断题  火能温暖人也能烧伤人。现代武器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的杀伤力促使有良知的科学家进行反思,《罗素—爱因斯坦宣言》就是其中的重要成果。这份宣言敦促各国政府承诺
[? ]
A、永远不再发动战争
B、永远不再进行核试验
C、不把他们的科学成就用以战争目的
D、建立“国际战犯审判法庭



3、选择题  The?next?world?war?will?be?fought?with?tones?.?一?Eihstein?这种忧虑是源于科学家对某一次战争的反思。这次战争是指
A.第一次世界大战
B.第二次世界大战
C.朝鲜战争
D.越南战争



4、判断题  改革开放以后,党和政府对世界的看法由“战争革命”转为“和平发展”,其根本原因是
[? ]
A.党和政府认为在当今世界向多极化发展的趋势下,和平与发展已成为时代主题
B.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C.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的成败中得出的教益
D.从一些发展中国家谋求发展的得失中得出的教益



5、判断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维和行动……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冲突各方一致同意并达成协议予以配合;(2)国际社会的普遍支持(安理会和秘书长在此发挥着重要作用);(3)维和行动所需的作战部队、军事观察员、民事警察及其他人员和装备完全是由联合国成员国自愿提供的;(4)整个维和行动必须在秘书长的全权领导下实施,秘书长本人对安理会负责。所有维和人员在行动上只能接受秘书长或上级维和官员的命令,而不得按照本国政府当局指令行事;(5)维和行动的任务、使命应尽量明确,保证体现安理会的决议精神;(6)在冲突各方中保持绝对中立,不干涉或不偏向任何一方。
——《联合国维和行动》
材料二:中新网2009年11月11日电,联合国维和部门指出,截至10月31日,联合国派驻全球各地的维和部队人数超过8万人,创有史以来新高纪录。
材料三:从2000年1月起,中国应联合国的请求开始向东帝汶派驻维和警察……截至2010年1月,中国共向亚洲、欧洲、非洲和美洲的7个任务区派遣维和警察1569人次。
——《联合国维和警察的由来》
(1)据材料一,简析“基本原则”的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三中的现象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首页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 1/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