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8-08 14:17:01
1、判断题 罗斯福新政中,既直接提高就业率,缓和社会矛盾,又为经济发展开拓空间的措施是
A.恢复银行信用
B.调整农业经济
C.社会救济,“以工代赈”
D.规范企业行为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罗斯福新政中通过兴建大型的工程一方面减少失业率,另一个方面为以后的经济恢复和发展服务,体现了“以工代赈”的思想,故选C。A项是在金融方面的改革措施;B项是在农业方面的调整措施;D项是在工业方面的调整措施,均不符合题意。
点评:罗斯福新政是罗斯福在不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核心是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在新政中,率先建立和恢复银行信贷体系,恢复人们对银行的信心,从而为其他各项工作的进行奠定了基础。调整工业生产,调节农业生产,建立社会保障措施等一系列的措施的实行恢复了经济的运行。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凯恩斯说:“似乎没有强烈理由要实行国家资本主义把社会上大部分经济生活包罗在政府权限之内”。对以上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
A、主张国家干预经济,但也不完全排斥经济自由
B、强制推行国家资本主义
C、反对实行同家资本主义
D、主张完全的经济自由政策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下列行为在罗斯福新政期间应受到政府鼓励的是?
A.资本家改善工人待遇
B.外国人到美国就业
C.老百姓把钱存在家里
D.农场主扩大生产规模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罗斯福新政的内容。依据所学可知,为缓和社会矛盾,A是可以的;危机造成大量工人失业,所以B不可以;C不利于金融行业的恢复与发展,是不可以的;D项显然不利于恢复农产品价格,是不可取的。所以应选A。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14分)
材料一?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
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材料二?我们原来打算直接用国家的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
家的生产和产品的分配。现实说明我们犯了错误。
材料三? 1992年,邓小平视察南方,发表了著名的“南方谈话”,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请回答:
(1)材料一这段话是谁提出的?当时这个国家面临什么问题?他是如何解决的?这里所说的“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是指什么?如何理解“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6分)
(2)材料二这段话是谁说的?面对这个错误.他是如何作出政策调整的,这一调整的最
重要意义是什么?(5分)
(3)在哪次会议的报告中明确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体制?经济体制转变的最根本转变是什么?(3分)
参考答案:1)罗斯福(1分);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在美国爆发(1分);实行罗斯福
新政(1分);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不能解决经济危机(1分);在未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
前提下,对美国经济制度进行了深刻的改造(或者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2
分)。
(2)列宁(1分);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调整为新经济政策(2分);新经济政策是列宁对俄国
这样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如何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是在总结战时共产主义
政策的教训之后找到的一条适台械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2分)
(3)中共十四大(1分);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或由过去的以行政手段配置资源为主,向以
市场配置资源为主转变)(2分)
本题解析:熟读三段材料,明确材料一、材料二和材料三的背景和信息,不难解答。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罗斯福说,工业复兴法是美国国会制定的“最具有深远意义”的法规。实施该法的主要目的是
[? ]
A.实现经济复兴
B.增加就业机会
C.国家干预经济
D.防止盲目竞争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