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8-08 14:10:16
1、判断题 下列表格中的言论客观反映了当时不同政治派别的思想倾向,其共同诉求是
[? ]
A.推动中国近代化,挽救民族危机
B.实行民主政治
C.实现中国工业化,发展资本主义
D.启蒙与救亡并重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从洋务运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到康有为“托孔改制”,从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到新文化运动,一些激进派提出全盘西化,“打倒孔家店”的口号。造成近代西学地位不断提高,以儒家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中学地位不断下降,这主要是因
[? ]
A.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步加深
B.西方列强的侵入,西学涌入中国
C.中国社会的变化和逐步转型
D.知识分子思想逐渐激进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时人曾对当时的某一著述作如此评论: “其书罗列甚远之国,指掌形势可谓奇书”;“欲制夷患,比筹夷情,尤为有用之书”。据此推断该书最有可能是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近代中国学习西方过程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主张制夷的是地主阶级抵抗派魏源,他在《海国图志》中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A。B项主张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C项是托古改制的著作;D项主张引进西方的民主与科学。BCD均与材料不符。
点评:近代民族危机在鸦片战争前后开始出现,地主阶级的先进分子魏源等人主张向西方学习,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来拱卫清政府的统治。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的相关内容也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下列对“师夷长技以制夷”这一主张理解正确的是
①向西方寻求强国御辱之道?②仍然以天朝上国自居
③其中的“技”重点是指军事技术?④已经对中国的落后有了充分认识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师夷长技以制夷”是指学习外国的长处以制服或抵制外国的侵略,所以①③两项表述符合要求和史实,②在此主张中没有体现,④表述错误,林魏等人此时对中国落后的根源并没有完全认识清楚,故答案选B项。
点评:本题属组合型选择题,此类选择题试将同一类事件或现象按一定的关系进行组合的选择题,解答此类型题的方法主要是筛选法,大体可以分为肯定筛选法和否定筛选法。肯定筛选法是先根据试题要求分析各个选项,确定一个正确的选项,这样就可以排除不包含此选项的组合,然后一一筛选即可;否定筛选法即是排除法。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下列近代报刊,可以归为同一类性质的是
A.①⑦
B.③④
C.②④
D.②③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