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8-08 14:01:59
1、选择题 我国古代许多思想家都认识到了人民群众的力量和作用,并由此产生了早期的民本思想。下列思想主张体现了民本思想的是( )
①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②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③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④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A.①②
B.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根据所学,①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③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④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体现了敬畏人民力量的观点。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百家争鸣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台湾学者王尔敏在《明清时期庶民文化生活》中提到:民间文化是庶民生活最直接创造的产物,自不同于官绅生活的文化内涵。中国民间世俗文化以明清以来资料最丰富,问题最繁多,最值得投入心智,探索研究。下列关于明清庶民文化的相关阐述正确的是
A.庶民文化的发展与工商业繁荣有关
B.庶民文化成为明清社会思想的主流
C.庶民文化不能反映社会生活的深度与广度
D.小说、京剧和文人画都是这种文化的典型代表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明清时期庶民文化的准确理解。联系已学知识可知经济与文化联系紧密,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由此可知A符合题意与史实,而庶民文化仍属于我国的民众文化,明清时期的文化主流仍然是儒家文化,同样能反映社会生活的深度与广度。文人画不是明清庶民文化的典型代表。经济与文化联系紧密。所以BCD说法错误,A说法正确。故选A。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明清时期庶民文化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一书中写道:(明清)在这个时期,在某些方面,中国的文化有了重大进展。……官方方面,程朱学派的地位甚至比前朝更为巩固。非官方方面,程朱学派和陆王学派在清朝都发生了重大的反动。这里的“反动”是指
A.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丧失
B.对传统儒学地位的彻底否定
C.倡导“自由”“平等”思想
D.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这里的“反动”指的是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家对传统儒家思想进行了批判继承。当时宋明理学仍占据重要地位,排除A;是批判继承而非彻底否定,排除B;C项与材料题意关联不大。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明清思想家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无数先哲曾留下若干睿智的言论。下列人物组合与表中引文顺序完全吻合的是( )
甲:“工、商皆民生之本”“天下为主,君为客”。 乙:“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丙:“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则焉”。 |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甲:黄宗羲“工商皆本”、“批判君主专制”
乙:董仲舒:“大一统”、“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丙:顾炎武:“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学者认为“礼”是“国之干”,坚持以“礼”作为对历史人物的评判依据。这里的“礼”主要是指
A.风俗
B.贡赋
C.礼仪
D.秩序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儒家认为确立礼是国家的躯干,认为杀害有礼者,就是在戕害国家躯体,制造祸端。那么对于一国而言,“礼”即是国家的统治秩序。礼在中国古代是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作为典章制度,它是社会政治制度的体现,是维护上层建筑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人与人交往中的礼节仪式。在封建时代,礼维持社会、政治秩序,巩固等级制度,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各种社会关系和权利义务的规范和准则。礼既是中国古代法律的渊源之一,也是古代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故选D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儒家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