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答题技巧《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九)

时间:2017-08-08 13:57:29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古代一个较长的分裂时期,造成分裂的最主要原因是
A.分封制度的弊端,不利于维护国家统一
B.少数民族的入侵
C.井田制的瓦解,封建经济因素的兴起
D.周王室的衰微



2、判断题  有一家父母得知小孩在外偷了东西,如果他们相信荀子的理论,可能对小孩采取的态度是?
[? ]
A.认为孩子的本性是恶的,但只要好好教育,孩子会改正错误的
B.认为孩子的本性是善的,他犯错误是一时糊涂
C.认为孩子的本性是恶的,必须得到严厉的惩罚,使他害怕,以防再犯
D.认为孩子犯错并非本性造成,而是环境不好,应择善而居



3、判断题  孔子作为一个文化符号,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被赋予了不同的象征意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史记o孔子世家》的记载中,有许多同时代的隐士对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孔子极尽嘲笑之能事,或讽刺他“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或嘲笑他“自腰以下不及禹者三寸,垒垒若丧家之犬”等。
材料二 “孔子之道,其本在仁,其理在公,其法在平,其制在文,其体在各明名分,其用在与时进化……故曰孔子‘圣之时者’也。”

——康有为《春秋笔削大义微言考序》


“孔学则严等差,贵秩序,而措而施之者,归结于君权。……于帝王驭民,最为合适,故霸者窃取而利用之以宰制天下”“儒教之最缺点者,在专为君说法,而不为民说法”。

——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儒学统一时代》


材料三 大思想家伏尔泰从18世纪后期起开始接触中国文化,他特别推崇中国的儒家思想,对孔子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房间里常年挂着一幅孔子画像。他反对君主专制,希望有一位开明君主,因此,儒家的“民为贵,君为轻”被他当做武器来攻击封建君主专制。伏尔泰推崇孔子的另一方面,是他认为孔子是用道德的说服力而不是用宗教的狂热和个人崇拜来影响别人。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同时代人“矮化”孔子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材料二中的两则材料,概括康有为、梁启超对儒学看法的异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材料三,说明伏尔泰推崇儒家思想的原因(不得照抄原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判断题  中华文明勃兴并为后世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奠基是在?
[? ]
A、夏商西周时期       
B、春秋战国时期     
C、秦汉时期         
D、魏晋南北朝时期



5、判断题  1833年普鲁士传教士郭士立在广州创办和主编《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这是中国本土出版的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采用了中国纪年,大量引用儒家语录,套用“孔子加耶稣”模式宣传宗教、伦理道德和科学文化等方面的知识。这一现象表明?
[? ]
A、清政府对外来文化采取了开明政策?
B、鸦片战争前外国传教士可自由传教?
C、西人办刊注意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
D、郭士立推动中国报刊本土化发展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首页 上页 8 9 10 下页 尾页 9/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