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高考知识点《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高频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四)

时间:2017-08-08 13:51:33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二战后,西方国家普遍实行社会福利制度,其根本目的是?
[? ]
A.保障弱势群体生活
B.减少政府开支,减轻民众纳税负担
C.提高社会消费水平
D.缓和社会矛盾,稳定资本主义制度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罗斯福说:“我们必须有这样一条基本原则,我们将不允许失业大军的存在……我不愿意设想任何美国人永远靠救济为生。”下列表述中最能够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 ]
A.整顿银行,统制货币
B.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
C.调整农业生产
D.举办公共工程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加利福尼亚失业委员会在1932年11月发表的一份报告中说:失业与失去收入已经破坏了许许多多家庭。许多家庭外表上依然未变,但道德上崩溃了,他们感到没有安全,没有立足点,没有前途。由于家庭蜕化变质,出现许多罪行:偷窃、殴打、甚至凶杀,喝酒和酗酒的人增多。罗斯福新政中最有利于解决这种精神状况的措施是
A.整顿财政金融,宣布货币贬值
B.倡导公平竞争,调整劳资关系
C.销毁部分产品,稳定市场价格
D.实行社会救济,开展以工代赈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经济危机导致很多人失业,社会秩序动荡不安,解决失业问题的措施就是让人们有工作,故选D项。A项是在金融方面的措施;B项是在工业生产方面的措施;C项是在农业方面的措施。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1929年,中国的入超额由以前的每年3亿美元增加到8.16亿美元,1932年更增加至8.67亿美元。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背景是
A.中日民族矛盾激化
B.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C.工农武装割据形成
D.世界经济形势恶化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辨别历史事物和历史解释及对基本概念的理解掌握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理解“入超”的含义,其次要注意发生的时间范围:1929—1932年期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在这个时期中国的贸易逆差迅速扩大,意味着帝国主义列强加大了对落后国家的商品销售和减少了从其他国家包括落后国家商品进口,从而转移和减轻经济危机给本国带来的压力。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罗斯福提名了5位自己信任的最高法院法官,并被批准。人们称新法院为‘罗斯福法院’。它在解释宪法时既深刻又迅速,它扫除一切关于新的社会与经济立法是否合乎宪法的怀疑。”这个“罗斯福法院”
[? ]
A、是罗斯福总统违反宪法的产物
B、是罗斯福总统操纵司法权的结果
C、有利于罗斯福新政的实施
D、虽违宪,但有利于实施罗斯福新政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3 4 5 下页 尾页 4/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