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8-07 23:35:53
1、选择题 明史专家吴晗曾这样描述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到了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君臣关系从坐到站再到跪,说明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特点是?
A.等级制度越加严格
B.君臣关系越加紧张
C.皇权不断加强
D.对地方控制越加规范
2、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自殷以前,天子诸侯君臣之分未定也。……诸侯之于天子,犹后世之于盟主,未有君臣之分也。……逮克殷践奄,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本周之臣子;而鲁、卫、晋、齐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大藩……由是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盖天子诸侯君臣之分始定于此。此周初大一统之规模,实与其大居正之制度相待而成者也。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
材料二 知封建之弊变而为郡县,则知郡县之弊而将复变。然则将复变而为封建乎?曰:不能。有圣人起,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矣……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
——顾炎武《顾亭林诗文集》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西周制度相比于以前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变化的影响。(8分)
(2)概括材料二中顾炎武的主要观点。(不得摘抄原句)(6分)
(3)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古代地方管理制度演变的认识。(6分)
3、判断题 (2009年全国卷二,39)(60分)阅读分析资料和图5,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鲁)肃对(孙权)曰:“……肃窃料之,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为将军计,惟有鼎足有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此高帝之业也。”……刘表死,肃进说曰:“夫荆楚与国邻接,水流顺北,外带江汉,内阻山陵。有金城之固,沃野万里,士民殷富,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
——《三国志?鲁肃传》
材料二
(诸葛)亮答(刘备)曰:“……今(曹)操已拥有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也。”
——《三国志?诸葛亮传》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鲁肃和诸葛亮对荆州认识的相同之处。(4分)
(2)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指出鲁肃和诸葛亮提出的战略目标及实现步骤。(12分)
(3)根据材料一、二,分析荆州问题对孙、刘双方未来关系的影响。(4分)
4、选择题 据史料记载,明太祖朱元璋有一天问大臣:“天下谁人最快活?”有人答:“金榜题名,”有人说:“功成名就。”朱元璋听了都不以为然。当听到万钢说“畏法度者快活”时,赞赏地点点头,随后对其委以重任。朱元璋赞赏万钢并委以重任的原因是
A.其他大臣的回答自相矛盾
B.万钢的回答强调了对专制统治的服从
C.万钢的回答揭示了快乐的源泉
D.其他大臣的回答背离了主题
5、判断题 有学者认为,历史上强国的形成与发展历程,虽特征不同、手法各异,但其兴盛颇有一些共同的规律可寻:(一)占据地利,环境优越;(二)创新科技,重视科研;(三)发展经济,壮大国力;(四)鼎新革故,变法囤强;(五)健全法制,维护秩序;(六)崇文重教,磨砺精神;(七)拓展贸易,取长补短;(八)强兵尚武,扩张掠夺。
为探求兴衰规律,2003年11月24日,中共中央特邀历史学家讲解九国历史,包括Portugal、Spain、Holland、UK、France、Germany、Japan、the Former Soviet Union、U.S.A。其中,除the Former Soviet Union外,都是昨天或今天的资本主义强国。
假如你是被邀专家,请就以上8点内容(至少涉及其中6点),以部分国家近代以来现代化历程的史实,以及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带来的借鉴和启迪为主题,写一篇700字左右的历史小论文,题目自拟。
注意:
(1)应当充分理解与利用试题中的材料。
(2)将你的论述放到当时历史背景中去理解或评论。
(3)紧扣你的论题论述,史实详略以说明观点为度。
(4)文字通顺、流畅。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