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8-07 23:34:22
1、判断题 “父前行,子踵后。路遇长者,敛足拱手。尊长在前,不可口唾。”出自甘肃敦煌发现的唐宋时期少儿启蒙读物中,该内容反映当时的教育
[? ]
A.鼓励儿童个性发展
B.突出地方教育特色
C.提倡父子教学相长
D.注重儒家伦理道德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反映的是董仲舒的哪一思想?
[? ]
A .“大一统”?
B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 .“三纲五常”?
D .“天人感应”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王夫之说:“知必以行为政。┅┅行可有知之效;┅┅知不得有行之效。”材料反映出王夫之的思想是
A.精神与物质并存
B.无神论思想
C.认识来源于实践
D.自然界变化有规律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知必以行为政。┅┅行可有知之效;┅┅知不得有行之效所反映的本质问题是“知行合一”, 认识是来源于实践的,所以本题答案就是C。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认识来源于实践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在中国历史上,孔子曾有“边缘化”、“神化”、“僵化”、“维新化”、“丑化”等种形象,其中“神化”和“僵化”分别出现在什么时候?
A.汉朝和隋唐时期
B.汉朝和宋明时期
C.隋唐和宋明时期
D.隋唐和晚清时期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孔子和儒学地位的演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朝时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学成为官方指导思想,逐渐神化;宋明理学使儒学走向僵化。所以答案选B。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儒学的发展·汉代、宋明时期的儒学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孔子看到鲁国季氏用了天子的乐舞,便愤然谴责道:“是可忍,孰不可忍!”这则材来源:91考试网 91EXAm.org料反映出孔子的思想之一是
A.仁者爱人
B.忠恕之道
C.克己复礼
D.中庸之道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以儒学思想切入考查信息的获取与分析理解能力。关键信息:鲁国季氏用了天子的乐舞、愤然谴责。礼乐制度下,鲁国是诸侯国,是不能用天子乐舞的,而孔子的“愤然谴责”说明他的礼的思想,即恢复周礼,C项正确;ABD项都孔子的思想,但材料并没有体现。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儒家思想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