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知识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二)

时间:2017-08-07 23:34:22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父前行,子踵后。路遇长者,敛足拱手。尊长在前,不可口唾。”出自甘肃敦煌发现的唐宋时期少儿启蒙读物中,该内容反映当时的教育
[? ]
A.鼓励儿童个性发展
B.突出地方教育特色
C.提倡父子教学相长
D.注重儒家伦理道德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反映的是董仲舒的哪一思想?
[? ]
A .“大一统”?
B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 .“三纲五常”?
D .“天人感应”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王夫之说:“知必以行为政。┅┅行可有知之效;┅┅知不得有行之效。”材料反映出王夫之的思想是  
A.精神与物质并存
B.无神论思想
C.认识来源于实践
D.自然界变化有规律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知必以行为政。┅┅行可有知之效;┅┅知不得有行之效所反映的本质问题是“知行合一”, 认识是来源于实践的,所以本题答案就是C。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认识来源于实践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在中国历史上,孔子曾有“边缘化”、“神化”、“僵化”、“维新化”、“丑化”等种形象,其中“神化”和“僵化”分别出现在什么时候?
A.汉朝和隋唐时期
B.汉朝和宋明时期
C.隋唐和宋明时期
D.隋唐和晚清时期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孔子和儒学地位的演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朝时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学成为官方指导思想,逐渐神化;宋明理学使儒学走向僵化。所以答案选B。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儒学的发展·汉代、宋明时期的儒学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孔子看到鲁国季氏用了天子的乐舞,便愤然谴责道:“是可忍,孰不可忍!”这则材来源:91考试网 91EXAm.org料反映出孔子的思想之一是                                                 
A.仁者爱人
B.忠恕之道
C.克己复礼
D.中庸之道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以儒学思想切入考查信息的获取与分析理解能力。关键信息:鲁国季氏用了天子的乐舞、愤然谴责。礼乐制度下,鲁国是诸侯国,是不能用天子乐舞的,而孔子的“愤然谴责”说明他的礼的思想,即恢复周礼,C项正确;ABD项都孔子的思想,但材料并没有体现。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儒家思想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 2/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