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知识大全《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高频考点巩固(2017年模拟版)(八)

时间:2017-08-07 23:21:58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右图是一幅世界名画,以下对其解读和评价中不准确的是(?)

A.人物形象典雅、庄重,充满古典美
B.歌颂了人对现世生活的追求
C.展示了人文主义风貌
D.展现了理性主义风貌



2、判断题  18世纪末,法国当局把一部丛书和参与编撰的学者称之为“魔鬼的新巴比伦塔”和“异教徒以及神和国王与教会敌人的大集合”。这些学者中应该包括
A.伏尔泰
B.孟德斯鸠
C.狄德罗
D.卢梭



3、判断题  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普罗塔戈拉思想观点的中心内容是“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事物不存在的尺度”。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强调人的尊严与价值
B.美德即知识,知德合一
C.法律不能违背人的理性
D.顺应自然的生活就是至善



4、判断题  关于16世纪的宗教改革,有人曾这样比喻:“教会原本是教徒与上帝的接线员,于是借助这个电信垄断地位大发横财。自此之后,人人自带直拨上帝的‘热线’了。”从材料中能够得出的主要观点是?
[?]
A.主张废除教阶制度与宗教仪式
B.否定信仰上帝
C.宣扬《圣经》至高无上
D.挑战教会权威



5、判断题  莎士比亚(1564-1616)的主人公哈姆雷特的一段独白: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动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同学从中得出“莎士比亚宣扬‘理性’,他是启蒙思想家。”该推断:
A.材料充分、理解准确,结论正确
B.材料充分、理解不准确,结论不正确
C.材料不充分、理解准确,结论正确
D.材料不充分、理解不准确,结论不正确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首页 上页 7 8 9 下页 尾页 8/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