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8-07 23:01:35
1、判断题 民以食为天。原产于美洲的玉米、甘薯等高产粮食作物能够传遍世界,主要得益于
A.郑和下西洋
B.工业革命
C.新航路开辟
D.宗教改革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19世纪60年代在中外历史发展进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以下是某政治家对这个时代的思考:(14分)
如果你们走在时代观念之前,这些观念就会紧随并支持你们;
如果你们走在时代观念之后,它们便会拉着你们向前;
如果你们逆着时代观念而行,它们就将推翻你们。
用具体史实说明该政治家对19世纪60年代的思考。
参考答案:19世纪60年代,资本主义工业化浪潮从西欧推向北美、中东欧和亚洲。(2分)资本主义已成为当时发展世界的方向和趋势。只有顺应这一文明发展趋势才会促进社会的进步,反之则会逐渐被时代所淘汰。(2分)美国通过工业革命和南北战争,向着世界强国道路迈进;(2分)德意志民族以王朝战争的方式结束分裂实现统一,并迅速崛起;(2分)俄国经历了农奴制改革后也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2分)日本推翻幕府统治后通过明治维新,跻身资本主义国家之列;(2分)中国虽然进行了洋务运动,但“中体西用”的指导思想最终没有摆脱落后的命运。(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19世纪中期,英国开始改革选举制度,除先后大幅放宽选举人的限制,也调整了选区。这一现象的主要背景是
A.圈地运动
B.工业革命
C.责任内阁制形成
D.政党政治完善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1500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我们可以拿哥伦布和宇航员进行比较,前者抵达圣萨尔瓦多,打破了地方间彼比隔绝的束缚,后者登上月球,打破了行星间彼此隔绝的束缚……在哥伦布远航抢险之前,只有各民族的相对平行的历史,而没有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材料表明(?)
A.1500年以前地方彼此隔绝
B.行星之间联系日益密切
C.新航路的开辟推动人类历史进程
D.世界历史应从1500年开始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不对,这不是作者的主要观点;B不对,作者是拿哥伦布和宇航员进行比较;D不对,在材料中无从体现;C符合题意,“前者抵达圣萨尔瓦多,打破了地方间彼比隔绝的束缚”“在哥伦布远航抢险之前,只有各民族的相对平行的历史,而没有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都说明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整体世界的形成与发展。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西方史学家指出“17世纪和18世纪初,西方人对中国的历史、艺术完全入迷了。”然而到了“18世纪末,欧洲人对中国的自然资源更感兴趣。”引起此兴趣变化直接相关的因素是
A.中国资源的丰富
B.新航路的开辟
C.工业革命的需求
D.世界市场的形成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18世纪60年代,英国开始工业革命,迫切希望有更多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所以对中国的自然资源更感兴趣。故选C。A项不是直接相关因素,因为这个条件和17、18世纪初是一样的;B项是在16世纪,排除。D项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
点评:工业革命开始以后,工厂纷纷建立,商品的生产效率得到极大的提高,对海外市场的需求空前强烈,中国的庞大的人口数量和丰富的资源引起了他们极大的兴趣,加紧了对中国的扩张步伐。鸦片战争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