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知识点《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考点预测(2017年强化版)(十)

时间:2017-08-07 22:58:35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某教师在对秦朝历史进行讲述时,展示两张与秦朝历史相关的邮票,引发了学生的热议,他们纷纷就邮票的内容发表自己的评论,其中明显不正确的是

灵渠 ? ?兵马俑
[? ]
A.中央集权政治具有强大的威力
B.秦王朝统治下的人民负担沉重
C.古代劳动人民具有卓越的智慧
D.秦代经济呈现全面繁荣的局面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秦始皇统一六国,创立了
A.分封制度
B.三省六部制
C.宗法制度
D.皇帝制度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秦统一六国后创立了皇帝制度。AC项是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B项在隋唐时期创立。
考点:秦朝开创的政治制度。
点评:秦朝统一天下后,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巩固统治。在中央,实行皇帝制度,确立了皇权的至高无上;实行三公九卿制,相互节制,大权统于皇帝;在地方上实行郡县制,确保了对地方的控制。此外还实行了严苛的法律制度等。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汉初的政治制度与秦朝时最大的不同是
A.中央官制
B.皇帝权力
C.地方行政设置
D.独尊儒术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在中央政治制度方面,汉承秦制,故A、B不正确;“独尊儒术”是汉武帝为巩固统一而思想上采取的措施,故D项不正确;秦在地方实行郡县制,汉实行郡国并行制,这是汉初的政治制度与秦朝最大的不同,故答案选择C项。
考点:本题考查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
点评:关于中央集权制度,命题主要从以下角度:(1)古代中国封建王国问题的形成原因及其解决方案;(2)诠释古代中国地方行政制度的内容或对相关材料作出的正确的解读,并分析其意义和影响;(3)比较认识古代中国地方行政制度,理解古代中央集权的发展历程。


本题难度:困难



4、判断题  《战国策·赵策》中“六国从亲以摈秦,秦必不敢出兵於函谷关以害山东矣”,贾谊《过秦论》中“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其中的“山东”是指今天的
[? ]
A、山东省?
B、函谷关以东?
C、太行山以东?
D、中原地区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秦朝三公九卿和郡县长官产生的方式是(  )
A.世代相袭
B.考试选拔
C.地方推荐
D.皇帝任命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ABC项都错误,郡县长官都是由皇帝任命,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故选D。A项是西周时期实行的选官制度;B项是隋唐以后实行的科举制;C项是汉代实行的察举制。
考点:古代的选官制度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古代的选官制度。古代的选官制度主要有西周世官制、汉代的察举制、魏晋九品中正制和隋唐时期的科举制等,每一种制度都是把官员的品德放在很重要的地位。一些制度特别是科举制,对后世影响深远,是考试的重点,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