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8-07 22:58:12
1、选择题 韩非把为学者(儒家)、言议者(纵横家)、带剑者(墨家侠者与侠客)、患御者(怕被征调作战的人)、工商买卖者等称为“五蠹”,这是因为他们
A.不利于加强思想上的大一统
B.无益于百姓生计、人心安定
C.不利于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
D.无益于国家富强、君权巩固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韩非是战国时期的法家代表人物,其主张集权、改革等观点,题干反映的“五蠹”之说,结合战国时期的背景分析,可知儒家、纵横家、墨家等是不主张加强君权的,故D项正确;从时代背景来看,A项不符合题意;BC项说法错误。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法家思想
本题难度:简单
2、综合题 (12分)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认识和评价儒家思想是一个重要的历史课题,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言论 | 言论者 | 思想核心 |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 | A | B |
“天理人欲,不容并立”“ 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 | C | D |
“夫人者,天地之心。天地万物,本吾一体者也,生民之困苦荼毒,孰非疾痛之切于吾身者乎?不知吾身之疾痛,无是非之心者也。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 | E | F |
参考答案:
(1)孟子:民本或仁政;朱熹:“存天理、灭人欲”;王阳明:“致良知”。(6分)
(2)董仲舒的新儒学以“天人感应”、“大一统”的学说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迎合了汉武帝开拓发展大一统事业的需要,因而使儒学取得独尊的地位。(2分)
(3)体现了黄宗羲反对封建专制集权(或君主专制独裁)的时代特点。(1分)
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的萌芽;封建社会制度的衰落;儒学思想蜕变为封建专制统治的精神枷锁。(4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得满分)
本题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根据史料分析问题和结合所需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表格中的第一行中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句可知这是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的思想主张,即民贵君轻的早期民本思想;据第二行的“天理人欲,不容并立”“ 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可知是宋代理学大家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据第三行的“所谓‘良知’也”可知是明代心学集大成者王阳明的“致良知”主张。
(2)本题主要考察学生的分析史料的能力和联系历史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二“《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是以上亡以持一统”、“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知所从矣”,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董仲舒的思想中包含大一统、君权神授思想等,并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这西主张适应了汉朝大一统的国家形势。
(3)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分析史料,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根据史料“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可知是反对君主专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回答这类题主要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对外关系上来回答;黄宗羲生活在明末清初,经济上是资本主义萌芽并缓慢发展;政治上是君主专制达到顶峰,并走向反动;思想上以程朱理学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日益僵化等。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孟子;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朱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王阳明;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董仲舒;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黄宗羲;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董仲舒改造后的新儒学以“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为核心,其进步作用在于
[? ]
A、使儒家思想得以发展完善
B、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正统思想
C、为中央集权政治的巩固提供了依据
D、解除了王国对中央的威胁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宋明理学家倡导的 “存理去欲”或“存心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或“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由齐家而平天下的功能论,均以
A.研究天人关系为核心内容
B.关心社会进步为前提
C.认识自然发展规律为导向
D.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宋明理学。根据所学知识,“宋明理学家”以及“修养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由齐家而平天下的功能论”可知宋代理学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道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研究的重点是社会的伦理道德。所以答案选D。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宋明理学的核心内容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人类社会逐步告别“小国寡民”时代,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下列项中,与“小国寡民”相关的是 ( )
①老子向往的理想社会 ②屈原追求的“美政”理想
③罗马法的基础 ④雅典民主制的重要条件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④
D.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希腊城邦的基本特征是小国寡民,独立自主,这是雅典民主制的重要条件,故④正确;老子属于道家,其思想的特征之一就是小国寡民,故①正确。②中所说的屈原追求的“美政”理想主要是关于国家治理的,与“小国寡民”无关,故排除;③罗马是一个地跨大洲的大国,罗马法诞生的原因之一就是为了更好地统治庞大的罗马,正好与“小国寡民”相反,故排除。因此选C。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老子的小国寡民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