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8-07 22:55:35
1、判断题 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伯利克里执政雅典时期,进行改革,使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被称为“黄金时代”。在他所实施的改革措施中最能体现“黄金时代”到来的是
A.扩大公民参政范围
B.提高陪审法庭的权力和地位
C.制定“公职津贴”制度
D.向公民发放“观剧津贴”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希腊民主政治的理解,从梭伦改革到克里斯提尼再到伯利克里这一系列的改革的最大的变化就是民主的范围扩大,故选A。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原创】民主与法治是时代的重要主题之一,但由于历史传统、现实国情等诸多因素的制约,世界不同国家民主与法治建立的进程是极其缓慢和艰辛的,而且往往两者也不是同步并举的。就拿古罗马来说,他们只把法治做到了最好,一方面的确引领了世界法律、法规的渊源;另一方面,随着时代的发展,古罗马法也呈现出些许不合时宜性。以下对古罗马法的相关理解和认识,解读明显有误的是( )
A.古罗马法的不断完善,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广大罗马人民利益的改善
B.从习惯法到成文法,公民法到万民法,是不断适应统治需要的结果
C.古罗马法是世界法律、法规的渊源,引领当今民主法治的时代走向
D.古罗马法的完善进程,是统治者“调节利益关系”政治智慧之体现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有效信息,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比较、分析,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要求及材料信息,本题实际上考查对古罗马法的相关认识。据此,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判断选项,可知:ABD三项的表述均比较客观,符合史实,正确。而C项的表述,具有一定迷惑性,但进一步分析可知,C项是对题干材料相关内容的简单重复,并片面理解,“最具进步性”明显错误。综上,故,本题正确答案选C。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律·罗马法律的影响及深刻认识
【原创理由】①本题较注重考查学生获取有效信息,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比较、分析,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准确判断的能力。②本题以“民主与法治”作为素材,实际上主要考查了古代罗马的法律相关内容——对罗马法的深刻认识。本题在考查时,影射当今世界重要主题“民主”与“法治”。在此考向下,具体考查高考重要考点古罗马法律——世界法律的渊源及深刻认识。本题可谓考向明确,考查重点突出。③本题以“民主与法治”作为素材,实际上考查古罗马法,同时重点考查了学生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能力,即体现古罗马法是维护奴隶主统治的工具,统治者完善古罗马法,当然也体现政治智慧,但这一切均是服务于加固统治之目的。这与当今国家的法律完善有截然不同(当今是竭力推进广大人民的民主,这是世界潮流)。从而体现本题的深刻命题立意,即古罗马法是法律渊源,值得肯定,但不能够高估,不能够照搬,即体现题干古罗马法的“不合时宜”性。本题呈现出“重要考点下,隐含新立意”之考查特点,从而本题立意极为深刻,考查形式较为独特。④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首先在于准确理解题干的深刻立意,即古罗马法的“不合时宜”性,这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所在。其次,排除表述客观、表述符合史实的选项,即相继排除ABD三项。这样一来,本题就容易做正确了。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下列哪些推动和便利了希腊人开展海外贸易和殖民活动
①需要以经济作物换回粮食?②需要解决人口增长与土地资源相对短缺的矛盾
③航海条件便利?④平等互利观念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十二铜表法》规定:“债权人可将无力偿还的债务人,交付法庭判决,直到将其戴上足枷、手铐、甚至杀死或卖之为奴。”。从上述材料中能提取的正确历史信息是
[? ]
A.《十二铜表法》是专门解决债务问题的法律条文?
B.完全抛弃了原始、落后的古老习俗
C.蕴含着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思想?
D.无限制地放纵了贵族的专横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中产阶级”是指处于富裕阶级(或上等阶层)与贫困阶级(或下等阶层)之间的一种社会群体,在社会资源的占有上处在社会结构中间层的阶级。有观点认为:中产阶级是社会的稳定器。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古希腊时代的亚里士多德可能是最早研究中产阶级与民主之间关系的学者。在《政治学》一书中,亚里士多德认为,古希腊民主的发达与中产阶级的崛起有很大的关系。古希腊社会商业化导致了商业中产阶级的迅速发展,从而改变了古希腊社会的政治力量结构,这导致了古希腊社会政治结构的迅速变化。……民主制就逐渐取代了君主制和军事贵族制。
——毛寿龙《中产阶级与民主制度》
材料二?现在人们将包括经理、监督者、专业技术人员、专家和技术工人在内的所谓“白
领”阶层称为“新的中产阶级”。
1960—1990年间美国的阶级结构分布(%)
级阶位置 | 1960 | 1970 | 1980 | 1990 |
非所有者 1、经理 2、监督者 3、专家经理 4、专家 5、技术工人 6、蓝领工人 | ? 7.50 13.66 3.87 3.53 13.46 44.59 | ? 7.57 14.86 4.41 4.53 14.08 45.13 | ? 7.95 15.23 5.06 5.49 12.92 44.05 | ? 8.25 14.82 5.99 6.90 12.77 41.38 |
所有者 17、小资产者 18、雇主 | ? 5.54 7.86 | ? 4.09 5.33 | ? 4.53 4.77 | ? 5.19 4.71 |
参考答案:
(1)海外贸易和工商业发达,新兴工商业者强烈追求民主权利。(每点1分,共2分)
(2)变化:蓝领工人数量比例不断降低;(中产阶级)白领阶层的人数继续增长,并超过蓝领工人的比例。(每点1分,共2分)
原因: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垄断组织(跨国公司)发展,管理阶层壮大;福利制度的实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第三产业兴起;新经济(知识经济)的出现。(任答4点,每点1分,共4分)
(3)具备良好的教育;确立了科学的、理性的世界观;对官僚机构不愚忠。(每点1分,共3分)
(4)坚持改革开放;宪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健全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发展教育。(任答3点,每点1分,共3分)
本题解析:第(1)问,从“古希腊民主的发达与中产阶级的崛起有很大的关系。古希腊社会商业化导致了商业中产阶级的迅速发展,从而改变了古希腊社会的政治力量结构,这导致了古希腊社会政治结构的迅速变化”概括即可;第(2)问,从表格中横向来看即可看出变化,蓝领工人数量比例不断降低;白领阶层的人数继续增长,并超过蓝领工人的比例。其原因联系第二次三次科技革命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进行分析;第(3)问,从材料中“教育良好的中产阶级无论是商业的还是组织的,均可以使自己适应政治参与,并有能力保护自己不被政治领导所愚弄”“世界观也确实创造了理性的大众”“但他们对组织并不愚忠,为了寻求自己的发展,他们会变革组织”进行概括;第(4)问,联系中国现代经济发展的举措回到即可。
点评:非选择题的答题步骤。
1、高考主观题的解题是有规律可循的,要求把握以下几个原则:
(1)明白解题的任务,知道答题的方向;
(2)清楚限制性条件,界定答题的范围;
(3)把握解题的途径,确定是否要结合所学。
2、在上述三个原则指导下,遵循以下三个步骤:
第一步:整理设问,理清目标与途径;
第二步:概括材料,得出信息关键词;综合所学,依据相关知识概括要点关键词;
第三步:判断观点,寻找依据,得出结论。
3、解题过程应把握好四个环节:
读(粗读通篇,明确考查主题;读设问,明确答案出处和回答什么)
找(根据设问找材料相关信息)
接(结合所学部分要把课本相关知识迁移嫁接到题目中)?
答(组织答案,根据不同类型合理组织,做到提示化、序号化、要点化、段落化、总分化)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