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8-07 22:30:58
1、选择题 “眼珠子,鼻孔子,朱子高于孔子;眉先生,胡后生,后生长于先生。”这是中国对联艺术中非常典型的双关联。下列对“朱子高于孔子”喻意的最佳解释是( )
A.朱熹的学说比孔子更科学
B.朱熹建立了系统的理论体系
C.朱熹使儒学更具哲理性和思辨化
D.朱熹对儒学的贡献比孔子大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信息和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所学可知程朱理学强调宇宙的本源是“理”,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谈不上科学,排除A;对联强调了眼、鼻、眉、胡联系和发展的关系,是朱熹和儒学继承和发展关系的体现。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朱熹的思想继承和发展了儒家学说,谈不上朱熹对儒学的贡献比孔子大,排除D;朱熹的思想发展了儒家学说,最突出的表现是吸收了佛道思想,探讨心性义理,使其更具哲学化和思辨化,形成理学,因此C项符合题意。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宋明理学与先秦儒学的不同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荀子是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其思想与法家共通的是
A.天行有常
B.人性本恶
C.礼法并重
D.民水君舟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及对材料的解读能力。“荀子也主张统治者施政用‘仁义’和‘王道’,以德服人,并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的著名论断,强调人民群众的力量巨大。荀子提出‘人之性恶’,认为人生来本性是恶的,强调用礼乐来规范人的行为,使人向善。”荀子认为“人性恶”,但教材没有说法家是否赞成“性恶论”。 法家的以法治国、君主专制理论。实际上也赞成性恶论,所以B正确.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儒家;法家思想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在纪念孟子的大典中,上百名儿童在“亚圣”像前朗诵孟子的名言的场景蔚为壮观。其中可能朗读到的名言有 ( )
A.“鸡犬之声向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B.“易其田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明朝后期的李贽“离经叛道”,自称异端,向正统思想的挑战,文艺复兴时期的薄伽丘在《十日谈》中抨击封建道德和教会的禁欲思想,二者本质上反映:
A.资本主义萌芽时期个性解放的要求
B.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腐朽和没落
C.资产阶级反封建的要求
D.城市商品经济发展市民对通俗文化的要求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李贽的主张反映了明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对传统封建思想的猛烈冲击,代表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要求个性解放的利益诉求;薄伽丘在《十日谈》中抨击封建道德和教会的禁欲思想也强调的是资本主义萌芽时期资产阶级对个性解放的要求,所以答案选A。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李贽的思想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理学最为推崇的《大学》出自《礼记》,它指出:“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这反映出来宋明理学 ( )
A.以修身为本
B.以格物为本
C.以平天下为本
D.以礼记为本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考查学生材料理解能力。审题,答案在题中。格物只是程朱一派修身的出发点;平天下是修身的终极目标,体现了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内容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