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知识点复习《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高频考点预测(2017年最新版)(三)

时间:2017-08-07 22:21:15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见下图)

美国援助欧洲的物资
材料二 “西欧与日本都是美国非常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朋友,是的。盟友,是的。但是,他们正在与我们竞争。在经济领域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得非常激烈。……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想到的那种挑战。”
——摘自《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的讲话》
材料三 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表示:“美国的政策目标从长期来看,必须是结束大陆中国与世界社会隔绝的状态和使我们同大陆中国的关系正常化。”
材料四 在决定把1973年定为“欧洲年”的时候,美国总统尼克松说:“……国际环境,尤其是欧洲发生的变化,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新的机会”“美国同新欧洲的关系非改善不可”“要建立一个比较完善、可维持的伙伴关系,从而共同合作”。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提供的信息,美国战后在欧洲实施了什么计划?其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材料一中美国的目的能否实现?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尼克松在任期问,在调整与中国关系上进行了哪些活动?有何历史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70年代美国调整对外政策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马歇尔计划。通过经济扶持然后控制西欧,抑制苏联。
(2)二战后初期基本实现,20世纪70年代以后破灭。美国经济、军事实力强大,西欧衰弱;西欧经济一体化促进了西欧经济的发展,在经济上成为美国的竞争对手。
(3)1972年尼克松访华,签订中美《联合公报》,促成了中美关系的缓和。
(4)美国霸权地位削弱,侵越战争失利,实力削弱;苏联军事力量赶上美国;西欧、日本崛起;中国实力增强。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这一体系即
[? ]
A.凡尔赛体系
B.华盛顿体系
C.布雷顿森林体系
D.雅尔塔体系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20世纪40年代,美国外交家乔治·凯南认为“我们对着一个政治实力,它狂热地坚信,他和美国之间不可能有永久性的妥协方法。如何对付这个力量的问题……是我们有能力解决,不必通过一场全面的军事冲突来解决。”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就是:
[? ]
A、朝鲜战争
B、越南战争
C、中美建交
D、美苏冷战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波兹南事件”反映出的根本问题是( ? )


A.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工人和政府矛盾尖锐
B.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应大力发展生产力,满足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
C.受苏联模式的控制,波兰经济落后
D.苏共二十大产生了极其消极的影响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1951年9月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在政府声明中说:“新的德意志国家及其公民只有感到对犹太民族犯下的罪行,并且有义务做出物质赔偿时,我们才算令人信服地与纳粹的罪恶历史一刀两断。”他还曾说:“赔偿是我们的责任,它虽然不能洗刷我们的罪恶感,却是和解的前提。”从战后到2002年,德国的战后赔偿金额达到1040亿美元,它每年还继续向10万受害者赔偿6.24亿美元的养老金。1994年,德国总统赫尔佐克在勃兰特“惊世一跪”的20年后,对波兰再次表示,“我请求你们宽恕德国人给你们造成的痛苦”……对于德国有关纳粹大屠杀的历史教育,世界犹太人大会主席辛格说:“学校普遍进行纳粹大屠杀教育,正视历史,已经成为德国民族意识的一个组成部分。”
——摘编自张景云《日德两国不同的二战史观论述》
材料二?二战后,日本对侵略历史“不反省、不道歉、不谢罪”(“三不主义”),而且不断制造事端,篡改历史教科书、参拜靖国神社、发表歪曲历史的言论……日本每年都要在广岛举行和平大会……日本著名学者藤原彰指出:“日本人十分缺少从加害者的角度认识战争的意识。”战后初期,美国单独占领日本,免除了头号战犯裕仁天皇的战争责任,释放战犯并允许其重返政坛军界执掌国家大权……在战争索赔问题上,国际地位尚低的亚洲受害国的多数国家,基本上自动放弃了对日战争索赔权。最后只有越南、缅甸、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四国接受了日本有限的赔偿……意大利政治家蒂齐亚诺·台尔察尼所著《日本人的自负与傲慢》一书中指出:“财富使日本人变得更加狂妄。”于是就有人叫嚣说:承认侵略并向亚洲国家谢罪是“自虐”行为,妨碍日本成为“政治大国”和在国际新秩序中发挥“领导作用”。
——摘编自王丽萍《中日两国“二战史观”的分歧论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德国对待法西斯罪行的态度和影响。(7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日本“三不主义”态度的成因。(8分)


参考答案:
(1)态度:反省认罪;主动赔偿;道歉、请求宽恕;正视历史教育。(4分)
影响:促进了欧洲的和解与联合;树立了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德国成为欧盟核心力量。(3分)
(2)日本二战受害者意识强烈;美国庇护,法西斯和军国主义未彻底根除;亚洲国家没有严格追究日本战争责任;经济急剧膨胀使日本野心再度显露。(8分)


本题解析:(1)第一小问态度依据材料一中“新的德意志国家及其公民只有感到对犹太民族犯下的罪行,并且有义务做出物质赔偿时,我们才算令人信服地与纳粹的罪恶历史一刀两断”“我请求你们宽恕德国人给你们造成的痛苦”“学校普遍进行纳粹大屠杀教育,正视历史,已经成为德国民族意识的一个组成部分”等信息进行归纳即可;第二小问结合材料一中“赔偿是我们的责任,它虽然不能洗刷我们的罪恶感,却是和解的前提”可概括出促进了欧洲的和解与联合,还可以从德国的国际形象以及在欧盟内部的地位等角度进行分析。
(2)原因根据材料二中的“促进了欧洲的和解与联合”概括出日本二战受害者意识强烈;从材料二中“美国单独占领日本,免除了头号战犯裕仁天皇的战争责任,释放战犯并允许其重返政坛军界执掌国家大权”等信息概括出美国庇护,法西斯和军国主义未彻底根除;从材料二中“在战争索赔问题上,国际地位尚低的亚洲受害国的多数国家,基本上自动放弃了对日战争索赔权”等信息概括出亚洲国家没有严格追究日本战争责任;从材料二中“财富使日本人变得更加狂妄”等信息联系所学知识可概括出经济急剧膨胀使日本野心再度显露。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