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8-07 22:17:55
1、选择题 1978年开始的农村改革走过了30年的光辉历程,30年前农民年纯收入133.6元,如今增加到4 140元;30年前,我国的贫困人口大约有2.5亿,如今在耕地减少、人口增加的情况下,贫困人口已减至2 500万……导致中国农村发生巨大变化的原因是( )
①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②变革农村土地所有制 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④改革农产品的统购派购制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材料反映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带来的巨大变化,①③④都属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②的说法错误,因为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是在坚持土地集体所有制基础上的改革,没有改变农村的土地所有制。因此排除②,选C。
考点: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点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土地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开,在坚持土地公有制的前提下,土地的经营方式,由集体经营变为个体经营。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面是湖北天门县一农民家1974年.1980年贴的两幅春联:1974年:过年只有两斤米,压岁并无一分钱。横批:我也过年。1980年:过年储米十余担,压岁存款上千元。横批:欢度春节。出现这种显著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农民重新获得了土地所有权
B.人民公社制的推行
C.“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提出
D.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由于它与我国生产力发展的水平相适应,因而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生产得到发展。故选D。A项错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并未改变土地的所有权;B项错误,人民公社化运动被废止;C项是1960年的方针。
考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点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主要内容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家庭联产承包制是在保障土地公有的前提下,把土地分配给农民使用,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的积极性。土地的所有权并未发生变化。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1953年我国开始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1978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确立了农民对土地的所有权
B.是为了发展生产力而对生产关系的调整
C.后者是为了纠正前者的错误
D.是性质完全相反的两种经济政策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A不对,两者都是强调土地公有制;C不对,后者是纠正人民公社的错误;D不对,两者都是系新中国为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而对生产关系的调整
考点:现代中国经济
点评:建国后我国农村生产关系进行了哪几次重大变革或调整?(主要原因、核心内容及其结果)(1)土地改革。主要原因是封建土地制度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其核心内容是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其结果是解放了生产力,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开辟了道路。(2)农业合作化运动。主要原因是小农经济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其核心内容是把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公有制,并实行集体经营;其结果是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生产力。(3)人民公社化运动。主要原因是一些领导人主观地认为农业生产合作化的规模越大,公有化程度越高,就越能促进生产发展;其核心内容是扩大规模和提高公有化程度;其结果是严重挫伤了生产者的积极性。(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主要原因是党中央正确总结了合作化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经验教训,作出了实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决策;其核心内容是在坚持土地公有制的前提下,改变经营管理和分配方式,实行分户经营、自负盈亏;其结果是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中,中共十二大
A.阐述了初级阶段的理论
B.提出了要走自己的路
C.明确了党的工作重心
D.提出了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对中共十二大内容的掌握和理解。中共十二大明确提出要“走自己的路,建设有巾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A.增强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发展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
D.逐步扩大企业的自主权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注意全面掌握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