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8-07 22:10:42
1、判断题 下列关于殖民扩张的影响,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给殖民地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
B.推动了欧洲社会的进步
C.是欧洲资本原始积累的手段之一
D.沉重打击了葡、西的封建制度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关于“二战”后西方国家建立的社会福利制度,下列几个人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甲:工人们享受的福利种类很多,有医疗、失业、养老等保险。
B.乙:个人只需要拿出一部分资金,就可以享受到社会福利。
C.丙:享受福利是公民的权利,还有法律保障。
D.丁:正因推行福利政策,使工人们的工作积极性特别高。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二战后,南北朝鲜分裂的主要原因是
A.日本法西斯侵略朝鲜的后遗症
B.依据1953年《朝鲜停战协定》
C.二战后,美苏冷战的结果
D.南北朝鲜不同的社会制度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项叙述不符合史实,B、D两项史实都发生在朝鲜分裂后。二战日本投降后,苏美军队分别进驻朝鲜半岛的北部和南部,随着战后美苏同盟关系的破裂,美苏“冷战”的加剧,导致r德国和朝鲜的分裂。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不列颠入侵者打碎了印度的手织机,毁掉了它的手纺车……不列颠的蒸汽机和科学在印度斯坦全境彻底摧毁了农业和制造业的结合。”它反映了工业革命后列强对外侵略的显著特点是
A.暴力抢掠,以直接获取财富
B.垄断贸易以获取高额商业利润
C.武装侵略,吞并领土以扩大版图
D.输出商品以占领市场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威廉·哈维(1578~1657)之所以能作出关于心脏和血液的运动的伟大发现,是因为他坚决不理睬对体力劳动的藐视。数十年间,他一直进行艰苦的实验。……(进行实验)在今天似乎是切合实际、明摆着的……但是,对哈维来说,工作于17世纪初叶,坚持实验的方法,是一个需要勇气和献身的、令人难以忍受的智力上的严峻考验。
——美国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在以前时代的伟大发明中,我们看见实际生活的需要推动技术家取得进一步的成就,那就是说除了偶然发现所带来的发明之外,需要常在发明之先。但在19世纪,我们就看见为了追求纯粹的知识而进行的科学研究,开始走到实际的应用与发明的前面,并且启发了实际的应用和发明……?
科学过去是躲在经验技术的隐蔽角落辛勤工作,当它走到前面传递而且高举火炬的时候,科学时代就可以说已经开始了。
----W·丹皮尔《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
材料三?新技术从发明到应用的时间也大为缩短。如蒸汽机从发明到应用经历了84年;电动机为65年。而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技术大多在1O年内就投入应用,如原子能的利用从开发到应用为6年,晶体管为4年。这说明从科学到技术再到生产的速度大大加快。
----《世界近代现代史》(人教版下册)
请回答:
(1)威廉·哈维建立血液循环学说,这一学说奠定了近代生理学的基础。材料一中指出威廉·哈维进行科学实验都需要“勇气和献身的、令人难以忍受的智力上的严峻考验”的社会原因是什么?18世纪下半叶至19世纪是生物科学的重大转折时期,请说出这一转折时期生物学的两个重大成就。
(2)举两例说明材料二中所说的19世纪的人类科学研究是如何“启发了实际的应用和发明”的?
(3)材料三反映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相关史实,说一说这次科技革命出现是以什么技术应用为主要标志的。
(4)综合三则材料,说明在三次工业(科技)革命中科学与技术的关系是如何演进的?
参考答案:
(1)原因:天主教神学(或封建宗教、宗教神学)的严厉控制。细胞学说、进化论;
(2)电磁学方面,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表现:电力的广泛应用;
化学方面,提出科学的原子论和分子学说,或门捷列夫发现化学元素周期律,并制定化学元素周期表,表现:化学工业的建立。
(3)原子能技术、航天技术、电子计算机应用、人工合成材料、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工程等高新技术。
(4)第一次工业革命科学与技术尚未真正结合,第二次工业革命科学与技术开始结合,第三次科技革命科学与技术密切结合,相互促进。
本题解析:
(1)注意题目中提到的关于威廉·哈维所处的时代,威廉·哈维(1578~1657)这个时期仍处于封建时期,封建神学和宗教控制者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在这个时期中,欧洲的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第二问根据所学知识就能得出答案。
(2)注意时间是19世纪,需要解决的问题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关于运用新技术的条件,离不开科学家的发明和传造,要联系课本前后知识进行解答。
(3)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标志,主要是高科技方面取得多项成就。
(4)分析三次工业(科技)革命和技术是否结合,技术的含量程度。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