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8-07 22:09:57
1、判断题 17——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集中批判的是
[? ]
A.专制主义、教权主义
B.专制主义、重商主义
C.教权主义、重商主义
D.专制主义、霸权主义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人类天生都是自由、平等和独立的,如不得本人的同意,不能把任何人置于这种状态之外,使受制于另一个人的政治权力。任何人放弃其自然自由并受制于公民社会的种种的唯一的方法,是同其他人协议联合组成为一个共同体,以谋彼此间的舒适、安全和和平的生活,以便安稳地享受他们的财产并且有更大的保障来防止共同体以外任何人的侵犯。
——摘自洛克《政府论》
材料二?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如果一个公民能够做法律所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有自由了,因为其他的人也同样会有这个权利。
每个国家都有三种权力:即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如果司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之手或同一机构之中,就不会有自由存在。因为人们会害怕这个国王或议会制定暴虐的法律并强制执行这些法律。如果司法权不与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自由同样也就不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与立法权合并,公民的生命和自由则将任人宰割,因为法官就有压制别人的权力。
——摘编自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材料三?可以说,“启蒙运动”是文艺复兴、宗教革命的逻辑延伸,或说是它们的不可缺少的、也是不可避免的“续篇”。“ 文艺复兴”好像是一个酣睡的人在慢慢苏醒;“宗教革命”进一步表现在“上帝”问题的一种突破;在引起笛卡尔以来整个世纪的沉思后,西欧进入了自觉运用理智的阶段。所以“启蒙运动”是文艺复兴以来思想运动不断深化、不断让理性脱离神学羁绊的渐进、积累的必然结果。
——摘自陈乐民《欧洲文明的进程》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洛克和孟德斯鸠思想主张的异同。(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证材料三的观点。(8分)
参考答案:(1)同:都反对君主专制,倡导自由平等。(2分)
异:洛克:主张天赋人权,通过社会契约建立政府(国家)来维护人的自由、财产等权利;孟德斯鸠:提倡法治,通过实行三权分立和制衡来维护人的生命、自由等权利。(4分)
(2)启蒙运动是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运动的继续和发展,是资产阶级在思想领域里的反封建斗争。文艺复兴以人文主义为旗帜,要求把人从宗教神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宗教改革用人文主义宗教观挑战教皇的权威,摧毁了天主教的精神独裁;启蒙运动以理性主义为旗帜,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及其宗教思想体系,并为资本主义制度建立提供政治构想。(8分)
本题解析:(1)通过材料一、二可以直接概况出洛克和孟德斯鸠思想主张的异同,即是同:都反对君主专制,倡导自由平等。异:洛克:主张天赋人权,通过社会契约建立政府(国家)来维护人的自由、财产等权利;孟德斯鸠:提倡法治,通过实行三权分立和制衡来维护人的生命、自由等权利。
这一题其实考查的是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的关系,即是启蒙运动是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运动的继续和发展,是资产阶级在思想领域里的反封建斗争。文艺复兴以人文主义为旗帜,要求把人从宗教神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宗教改革用人文主义宗教观挑战教皇的权威,摧毁了天主教的精神独裁;启蒙运动以理性主义为旗帜,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及其宗教思想体系,并为资本主义制度建立提供政治构想。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15分)历史上中华民族和法兰西民族都曾创造出独具魅力、光彩照人的文化,深刻影响人类文明的发展,在近代思想文化发展上却走出风格迥异却又殊途同归的道路。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就思想文化领域而言,18世纪的欧洲堪称法国之欧洲。当时的欧洲人……为法国启蒙思想家那些顺应时代潮流的新思想所折服。一时间,一股前所未有的“法语热”风靡除了英国之外的几乎整个欧洲。
——吕一民《法国通史》
材料二? 1850年,雨果在追悼某一位文学家时说:“他的所有作品仅仅形成了一部书……我们在这里看见,我们的整个现代文明的走向,带着我们说不清楚的、同现实打成一片的惊惶与恐怖。一部了不起的书,他题作‘喜剧’,其实就是题作‘历史’也没有什么。”
——吕一民《法国通史》
材料三 “物质的革命失败了,政治的革命失败了。现在有思想革命的萌芽了。”“真正的中华民国必须建设在新思想的上面。新思想必须放在新文学里面……所以未来中华民国的长成,很靠着文学革命的培养。”?——傅斯年《白话文学与心理改革》
材料四?今日文学大病,在于徒有形式而无精神,徒有文而无质,徒有铿锵之韵,貌似之辞而已。今欲救此弊,宜从三事入手。第一,须言之有物;第二,须讲求文法;第三,当用“文之文字”时不可避之。
——胡适《逼上梁山》
(1)结合材料一分析“法语热”风靡欧洲大陆的原因。(2分)
(2)材料二中雨果所追悼的文学家是谁?请说明判断依据(4分)
(3)结合材料三、四说明傅斯年和胡适的共同主张,并分析原因(5分)。
(4)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中法两国在思想启蒙上的不同特点。(4分)
参考答案:
(1)(2分)(答到1点即可)法国启蒙思想顺应了欧洲社会发展的需要;欧洲大陆国家封建主义与资本主义矛盾尖锐。
(2)(4分)巴尔扎克 (1分)依据:①“题作‘喜剧’”——巴尔扎克的代表作是《人间喜剧》②“同现实打成一片”, “就是题作‘历史’也没有什么”——现实主义流派③“1850年”——与巴尔扎克和现实主义文学流行年代相符(答2点依据即可得3分)
(3)(5分)主张:“文学革命”;(2分)原因:旧文学的弊端;西方文化和思想的传播;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或国内民主进程的推动)。(答2点即可得3分)。
(4)(4分)产生不同:法国启蒙思想主要是其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是内生的。中国新思想的产生主要受民族危机和西学东渐影响,是外生的;(2分)路径不同:中国的思想启蒙在器物与制度变革之后,法国启蒙思想的发生先于制度变革;(2分)
本题解析:(1)原因:题目要求结合材料一来回答,根据材料一中的“为法国启蒙思想家那些顺应时代潮流的新思想所折服”可以得出原因之一是法国启蒙思想顺应了欧洲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材料一中的“‘法语热’风靡除了英国之外的几乎整个欧洲“可以考虑到英国以外的其他国家封建主义与资本主义矛盾尖锐的史实也是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中的“他的所有作品仅仅形成了一部书”、“同现实打成一片”、“他题作‘喜剧’,其实就是题作‘历史’也没有什么”这些信息可以知道这个文学家的所有作品都集成了一部书,取名为“喜剧”,而且是描写和反映现实的,相当于描写和反映历史,所以应该是法国的巴尔扎克,其著作为《人间喜剧》。
(3)主张:根据材料三中的“新思想必须放在新文学里面”、“所以未来中华民国的长成,很靠着文学革命的培养”和材料四中的“今日文学大病”可以推断两者都主张“文学革命”。原因:应该从材料三中可以看到“新思想必须放在新文学里面”和材料四中的“今日文学大病”都是是原因,再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知道,当时西方文化和思想的传播、国内民主进程的推动等原因。
(4)这一题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回答。根据材料二中的“物质的革命失败了,政治的革命失败了。现在有思想革命的萌芽了”可以推论出中国的启蒙运动是在器物与制度变革之后,而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知道,法国的启蒙运动开始于法国大革命之前,思想启蒙先于政治制度的变革;另外从所学两国思想启蒙的背景可以知道,法国启蒙思想主要是其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是内生的。中国新思想的产生主要受民族危机和西学东渐影响,是外生的。
本题难度:困难
4、判断题 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不论各色人等,高矮肥瘦黑白强弱,都因为需要交往而对交往规则承担同样的权利和义务:……社会是一个挂满了葡萄的大梯架,每个人都一样有上苍赋予的入场券向上攀爬摘得鲜美的一份。”材料体现的思想核心是
A.民主自由
B.社会公正
C.社会契约
D.人民主权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社会是一个挂满了葡萄的大梯架,每个人都一样有上苍赋予的入场券向上攀爬摘得鲜美的一份”强调的是不论各色人等,在利益分配方面应该是公平、公正的,故B项正确;A、C、D项不是对材料核心思想的正确解读,故A、C、D项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狄更斯在小说《双城记》开篇中写道:“那是最好的年代,也是最糟的年代。那是光明的时节,也是黑暗的时节。那是希望的春季,也是悲伤的冬日。那是公元1775年。”狄更斯形成上述认识的历史根源是 ?
[? ]
A.工业革命基本完成,但环境污染严重 ?
B.启蒙运动开始兴起,但社会道德秩序 ?
C.资本主义发展迅速,但资产阶级统治尚未稳固 ?
D.社会主义运动兴起,两大对立阶级的矛盾激化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