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答题模板《三民主义》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押题版)(六)

时间:2017-08-07 21:54:05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民国初年孙中山为实现民族平等采取的措施是?
[? ]
A.提出三民主义的革命纲领
B.成立同盟会发动武装起义
C.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组建国民党参加国会选举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中学生应当成为文明的继承者和创造者。最近某地拟举办“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主题展览,邀请中学生参与展览的筹备与宣传。
(1)展览一:伟大的三民主义以下是展览文字节选:19世纪末,中国面临亡国灭种的关头,许多先进的中国人提出不同的救国主张……三民主义集中反映了资产阶级在政治上、经济上的要求,并成为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旗帜。作为解说员,请你向参观者解释三民主义的具体内容及其实践结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展览二:毛泽东思想与邓小平理论下表是展览中体现毛泽东思想与邓小平理论重要成果的介绍。请参考已填充的文字,完成空白部分。

(3)展览三:20世纪以来的三次历史巨变以下是展览主题句: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运用所学知识,向参观者介绍这“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各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民族主义,亦称民族革命,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即推翻帝国主义支持清政府封建统治;民权主义,亦称政治革命,创立民国,即结束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民生主义,亦称社会革命,平均地权,即现有地价归原主所有,革命后增长地价归国家所有,家给人足。民族主义方面推翻了清政府统治,基本实现;民权主义方面,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并为此不断奋斗,但徒有民国之名,而无民国之实;民生主义方面根本没有实施。
(2)
(3)展览三:20世纪以来的三次历史巨变以下是展览主题句: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运用所学知识,向参观者介绍这“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各指什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3、判断题  孙中山在《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中指出:“所以倡导民生主义,就是因贫富不均;……闻得有人说,民生主义是……夺富人之田为己有,这是他未知其中道理,随口说说,不必管他。……兄弟所最信的是定地价的法。”这表明孙中山的民生主义反对
[? ]
A.土地国有政策   
B.收买地主土地  
C.夺取地主土地  
D.国家核定地价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哲人们认为,思想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民族,才能拥有不断前进的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和图片,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孙中山手书

材料二?全国都堆满了干柴,很快规会燃烧成烈火。……我所说的中国革命高潮快要到来,决不是如有些人所谓“有到来之可能”那样完全没有行动意义的、可望而不可及的一种空的东西。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颠远看东方正是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之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
——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材料三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图一孙中山所写的“世界潮流”指的是什么?依据材料一中的图二指出,20世纪初,孙中山提出了什么重要思想?这一思想的提出和发展对中国革命运动的发展有何历史作用?(4分)
(2)材料二出现的历史背景是什么?在井冈山时期、延安时期他先后提出了哪两大理论?
(4分)
(3)邓小平理论回答了什么核心问题?(2分)
(4)综合三则材料,概括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理论成果的共同特点。(2分)


参考答案:
(1)世界潮流:民主共和(或资本主义发展)。(1分)
思?想:三民主义。(1分)
历史作用:三民主义推动辛亥革命的发展(或三民主义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新三民主义推动了国民大革命的开展(或新三民主义是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2分)
(2)历史背景:大革命失败后,党开始探索新的革命道路。(2分)
理?论: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新民主主义理论。(2分)
(3)核?心: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2分)
(4)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言之有理即可)(2分)


本题解析:第(1)问,需要联系当时世界发展的形式,在近代西方经济方面发展资本主义,政治方面建立代议制政体,这都代表了世界发展的形势,其思想联系史实回答即可,即三民主义;三民主义的意义主要应从对中国政治的影响角度来回答;第(2)问,考查的是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是在井冈山时期发表的,依据这一信息回答背景即可,其理论内容为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新民主主义理论;第(3)问,联系邓小平理论的内容思考回答即可,第(4)问,开放性设问,言之成理即可
点评:中国近代思想解放潮流的三大特征、四个阶段:
(1)三大特征
①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主题是为了中国的独立、民主和富强,学习西方与抵制侵略相联系,启蒙和救亡相联系,体现了强烈的反封建反侵略性质。
②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是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不断深入的过程。
③中国人对西方文化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被动接受到主动选择的过程,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
(2)四个阶段
①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地主阶级学“器物”。
②从甲午战争到辛亥革命,资产阶级学“制度”。
③1915~1919年即新文化运动时期,资产阶级学“思想文化”。
④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中国共产党从“走俄国的路”到“走自己的路”。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下列表述正确的在答题卡上填涂A,错误的在答题卡上填涂B。
国共第一次合作的政治基础是新三民主义。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新三民主义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这与中共最低纲领的若干原则基本一致,也成为两者合作的政治基础。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5 6 7 下页 尾页 6/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