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8-07 21:50:41
1、判断题 《欧洲家庭史》记载,在19世纪的西欧,“父母—子女组合,看起来已是主要的家庭组群。但是当各自走出家外谋生后,所有孩子就离开父母的家”。同时,“曾是普遍现象的生产性家庭单位现今成为例外了”,“没有生产职能的家庭便成为一种众多的现象”。这反映了
A.工业革命引起家庭职能变化
B.资本主义手工工场日益增多
C.海外殖民活动加剧人口流动
D.西欧封建生产方式逐步解体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由题目中的信息“19世纪的西欧……曾是普遍现象的生产性家庭单位……成为例外”即可选出A项;19世纪的西欧机器生产逐渐取代手工生产,故B项表述错误;C项的表述与题目中的信息“走出家外谋生”不符,故排除;D项开始于16世纪的新航路开辟,与题目中的时间“19世纪”不符。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葡萄牙、西班牙殖民者掠夺来的巨额财富主要用于 ?( )
A.在本国转化为资本
B.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
C.新兴工商业资产阶级的享乐
D.封建统治阶级的奢侈享乐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材料一中图1,它是15世纪欧洲人绘制的世界地图,当时的欧洲人认为世界就是欧洲、北非、亚洲等一些地方,一片广阔的陆地的尽头是万丈深渊……总的来说,这些图片资料集中反映了世界从彼此割裂、相互子解、相对欠缺到日益连成一个有机整体的过程。
(1)材料一中的三幅图相比,第二幅和第三幅有哪些实质性的突破和变化?(4分)指出造成这些变化的根本原因。(2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世界从彼此割裂到日益连成一个有机整体的媒介有哪些。(4分)这一变化过程对东西方世界产生了怎样的影响?(5分)
参考答案:
(1)变化:图2与图l相比各大洲之间开始建立联系,世界开始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图3与图2相比,各大洲之间的联系进一步紧密,初步形成了以英国等西方国家为核心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4分)原因:欧洲工商业的发展以及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2分)
(2)媒介:西方国家的海上探险活动(新航路的开辟),早期殖民扩张和掠夺;英国等国的海外贸易和掠夺;工业革命的推动等。(4分)影响:促进西方各国逐步转型为近代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并取得了在世界范围内的主导地位;东方国家则日益沦为西方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但在西方国家的冲击和带动下开始走向近代化;第一次工业革命后东方从属于西方,在世界市场中趋于附属和被动地位。(5分)
本题解析:(1)对比三幅图画的内容能够看出图2与图l世界范围和区域在扩大,图3与图2相比,世界市场在扩大,世界各地的联系更加紧密,世界真正开始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是新航路的开辟,根本原因在于欧洲工商业的发展以及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2)结合所学可知推动世界从彼此割裂到日益连成一个有机整体的直接原因是新航路的开辟,其次早期殖民扩张和掠夺也有利于世界市场的扩大和联系的加强,但最根本的的原因还在于工业革命的推动世界经济的紧密联系;在世界由分散走向整体的过程中资本主义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并取得了在世界范围内的主导地位;东方国家则日益沦为西方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但在西方国家的冲击和带动下开始走向近代化;第一次工业革命后东方从属于西方,在世界市场中趋于附属和被动地位。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法国史学家布罗代尔说:“真正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可以说发生在12世纪,当时风磨和水磨在整个欧洲得到了使用。”他这样认识工业革命是
[? ]
A.强调生产过程中动力的变化
B.强调工业革命具有历史渊源
C.否认英国的世界经济霸主地位
D.主张法国应该结束内乱走向世界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约翰·威尔金斯于1840年成为曼彻斯特一家棉纺织工厂的厂主。下列叙述中,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他的工厂使用以蒸汽为动力的纺纱机
B.他能够坐火车上下班
C.他的车间里使用电灯照明
D.有时他到伦敦乘汽船在泰晤士河观光游览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历史史实的记忆能力。抓住时间就可以了。电灯的照明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在1840年是不可能享受到的。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