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8-07 21:33:34
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曾国藩说“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罩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
材料二: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
──引自《李文忠公全书》
材料三: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
──引自《筹办夷务始末》
回答:
(1)以上材料是清政府中哪一派的主张?
(2)材料一提出的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具体方法是什么?其目的是什么?
(3)材料二作者的观点是否正确?简述你的理由。
(4)材料二与材料三观点上的相同之处是什么?
2、判断题 近代某学者指出:“天行者倡其化物之机,设为己然之境,物各争存,宜者自立。且由是而立者强,强者昌;不立者弱,弱乃灭亡。”下列属于该学者思想的是
A.“欲自强,必先致富”
B.“中体西用”
C.“世道必进,后胜于今”
D.“科学与人权并重”
3、判断题 近代中国人民为救国救民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回答15—17题。
小题1:下列各项符合维新派思想主张的是?
A.“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
B.“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以制器为先”
C.“以中国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D.“能兴民权者,断无可亡之理”
小题2:孙中山对中国民主进程的重要贡献是?
A.率先提出在中国建立民主制度
B.率先系统介绍西方文化
C.最早在中国建立共和政体
D.最早提出了向西方学习的主张
小题3:图7是1917年鲁迅受蔡元培之邀设计的北大校徽,造型是中国传统的瓦当形象,“北大”两个篆字上下排列,上部的“北”字是背对背侧立的两个人像,下部的“大”字是一个正面站立的人像,构成了“三人成众”的意象,给人以“北大人肩负着开启民智的重任”的想象。下列对北大校徽理解正确的有
①体现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
②突出了“以人为本”的理念
③反映了新文化运动的主张
④受到了五四运动的影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4、判断题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一般认为,西学东渐是指西方学术思想和文明成果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在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这种潮流不断加强,期间涌现了许多代表性人物,例如下表的几位人物:
人物编号 | 人物 | 人物速写 | 人物编号 | 人物 | 人物速写 |
(1) | ![]() | 号“饮冰室主人”,曾发表《变法通议》 | ? (4) | ![]() | 民族英雄,领导了“虎门销烟” |
(2) | ![]() | 《新青年》的创办者 | ? (5) | ![]() | 广东南海人,著有《孔子改制考》一书 |
(3) | ![]() | 著有《海国图志》一书 | ? (6) | ![]() | 曾任北大校长,实行“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办学方针 |
5、判断题 “康有为认为,《论语》中‘仁者爱人’的思想、韩愈《原道》中的‘博爱之谓仁’的观点、《大学》里的‘平天下’等说法,都是‘博爱、平等、自由而不侵犯人之自由’的具体表述,所以,‘夫自由之义,孔门已先倡之矣’”。从材料中获取的信息不包括?
[? ]
A.康有为将西方的资本主义政治学说与中国的儒家思想结合起来
B.康有为认为近代西方自由平等理论在中国“古已有之”
C.康有为认为孔孟学说中充满自由、平等、博爱的精神
D.康有为主张君主立宪,实行渐进变革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