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8-07 21:14:02
1、判断题 19世纪四五十年代林则徐、魏源等人提倡的新思想,其基本特征是
A.讲究训话考据
B.提倡“经世致用”
C.主张重新认识世界
D.力主变革“祖宗之法”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用进化论阐述君主立宪取代君主专制的必然性的维新思想家是?
[? ]
A.康有为?
B.梁启超?
C.谭嗣同?
D.严复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近代中国的某爱国者在对他参与的反侵略斗争进行反思总结时,阐明了“器良、技熟、胆壮、心齐”的八字抵抗要言。该爱国者应是
A.鸦片战争中抵抗派的代表林则徐
B.甲午中日战争中抵抗派的代表丁汝昌
C.义和团运动的领袖曹福田
D.抗日战争时期中共的领导人毛泽东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文字“器良、技熟、胆壮、心齐”说明该爱国者仅将战争失败的原因归结于武器装备的落后和人心的散漫,而没有认识到战争失败的根源在于政治,经济制度的落后,所以依据所学上述对战争的认识反映的是鸦片战争时期地主阶级自强派的主张,故答案选A,B C D三项与上述题意特征不符。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指出:“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这表明中国“向西方学习”进入了哪个阶段
[? ]
A.物质技术
B.政治制度
C.思想文化
D.实业教育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史学家郝延平在《由守旧到革新》一文中谈道:“中国对西方称呼由(19世纪)60年代前的‘夷务”,到七八十年代改称‘洋务’和‘西学’为主。”该变化反映了
[? ]
A.中国人对西方认识的逐步深入
B.中国人由仇视西方到崇拜西方
C.由以中国为中心到以西方为中心的变化
D.对西方外交政策由对抗到和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