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高考知识点《新思想的萌发》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三)

时间:2017-08-07 21:14:02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鸦片战争后“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兴起。下列对“师夷长技以制夷”这一主张理解正确的是
①向西方寻求强国御侮之道②仍然以天朝上国自居
③其中的“技”重点是指军事技术④已经对中国的落后有了充分认识

[? ]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1897年,一代经学大师俞樾对生徒慨叹:“最近三年中,时局一变,风气大开,人人争言西学。”
此时“人人争言西学”侧重于
A.学习科学技术
B.仿行西方制度
C.倡导实业救国
D.创办新式教育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根据所学知识,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的失败证明了洋务运动的破产,维新思想不断传播,维新运动兴起,其主张学习西方的资本主义制度,走资本主义道路。材料提供的时间是“1897年”,由此可以判断此时学习西方侧重于学习西方制度。故选B。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近代重庆总商会会所楹联曰:“登高一呼,直召唤四百兆同胞共兴商战;纵目环球,好凭此数千年创局力挽利权。”下列各项中与该楹联所反映的主张一致的是
A.“自强直属,在于练兵”
B.“十万之富豪,则胜于有百万之劲卒”
C.“师夷智以造炮制船,尤可期永远之利”
D.“改良社会经济组织,使人民有生之乐”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梁启超说:“舍西学而言中学,其中学必为无用;舍中学而言西学,其西学必为无本。无用无本,皆不足以治天下,虽庠序如林,逢掖如鲫,适以蠹国,无救危亡。”梁启超持此观点的主要目的在于
A.宣扬“中体西用”
B.维护封建伦理纲常
C.减少变法阻力
D.回应民主革命思潮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根据材料可知,梁氏是赞美“即中即西”的,不难看出,康梁的这种“中体西用”论,只不过是在以不偏不倚的态度,表明他们对中学西学的并重,主张两者相需不能偏废,梁启超持此观点的主要目的在于减少变法阻力 ,C正确;A是洋务派观点;B是顽固派观点;D革命思潮没体现。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写道:同治初年,德相俾斯麦对人说:“三十年后,日本其兴,中国其弱平?日人之游欧洲者,讨论学业,讲究官制,归而行之;中人之游欧洲者,询某厂船炮之利,某厂价值之廉,购而用之。强弱之原,其在此乎?”梁启超引这段话的根本意图是
A.寻找甲午战争日胜中败的历史原因
B.批评洋务派的活动
C.证明中国进行社会政治变革的必要性
D.比较中日近代化的异同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材料的能力。梁启超引用这段话不只是单纯地指出甲午中日战争日胜中败的原因和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而是为即将到来的戊戌变法做舆论准备。
点评:关于维新思想,还要注意康有为、严复的思想观点及其代表著作,这也是命题的重点。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