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8-07 21:02:27
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西方列强的入侵,激起了中国数千年未有之剧变。先进的知识分子痛于外患之凭陵,清廷之腐败,国亡之无日。认识到非革新不足以图存,然手无权柄可探。遂致力于办报,籍报纸传播其主张,以言论觉天下。
——陈玉申《晚清报业史》
材料二 1895年到l898年,全国出版的中文报刊有112种,其中80%左右是中国人自办的;这些报刊中,影响较大的是鼓吹变法的政治性报刊,有介绍西方科学技术的,有专门报道市场调查的,此外还有专门为稍通文墨的人办的通俗报刊,有为妇女儿童们创办的妇孺报,也有为各行各业创办的行业报。这就是近代新闻史上的第一次办报高潮。
——方晓红《中国新闻史》
材料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近代有识之士倡办报刊的原因和主要目的。
(2)根据材料二,概括报刊这一传播媒体在当时发展的突出特点。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指出这三份报刊所宣传的主要思想。
(4)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说明报刊作为大众传播媒体在中国近代史上的作用。
参考答案:
(1)原因:列强入侵,民族危亡;清廷腐败,政治黑暗(或内忧外患,危机日重)。目的:舆论宣传,唤醒民众,革新图存。
(2)中国人自办为主;政论报刊影响最大;内容丰富,贴近民众。
(3)宣传维新变法(或资产阶级改良、君主立宪也可),民主革命(或三民主义、民主共和也可),民主与科学(或反封建专制和封建思想也可)。
(4)宣传进步思想文化,批判落后封建制度,唤醒民众觉悟,支持配合政治革命。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报业的发展状况及其影响,第(1)问,报业的发展反映了清末中国的内外危机;第(2)问,依据材料信息直接概括即可;第(3)问,与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相联系考查;第(4)问,要依据前三问的问题概括归纳。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在中国近代,封建文化的解体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下列对封建解体起重要作用的是
①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②报纸 ,杂志等信息传播方式的发展
③辛亥革命?④新文化运动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题型而言该题属于组合型选择题宜用排除法,材料问题强调的是对中国封建社会的瓦解作用,依据所学可知这种作用与推动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含义相同,①②③④均对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起到了积极作用也就是瓦解封建社会,故答案选A项。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求是》杂志所属的“求是理论网”开通官方微博不久就集结了不少“粉丝”;某知名女艺人在“七夕”公布婚讯的微博被转发累计达508649次。微博的“崛起”说明
A.其短小精悍的特点适应快节奏生活的需要
B.网络成为最主要的传播媒体
C.政府开始启用现代科技理政
D.微博能够准确、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传媒的变迁。微博形式短小,适应了现代快节奏生活的需要,因此受到人们的青睐。网络是重要媒体,不是最主要的,B错误;C项错在“开始”;微博的内容不见得都是真实的,D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1909年发行的《图画日报》描绘了当时上海人看电影的情景。当时的票价还比较低,是普通民众可以接受的。以下叙述你认为没有正确反映当时情况的是( )。
A.“电光影戏即电影,票价只卖二十文”
B.“活灵活现景物真,观众面露诧异情”
C.“交头接耳说紫禁,争看清帝丢皇位”
D.“电影初创寂无声,旁有吹吹打打人”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1909年清帝并没有退位,清帝退位是在1912年。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创刊于1861年11月《上海新报》发刊词写到:“大凡商贾贸易,贵乎信息流通,本馆印此新报,所有一切世俗利弊,生意价值,船货往来,无所不载。”其创办目的是
A.报道重大时事
B.宣传政治主张
C.评价社会风气
D.传播商业信息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材料中“贵乎信息流通”,“可免经手辗转后宕延,以及架买空盘之误”可以看出创办此刊物的目的是让买卖双方都知道商业信息,以免发生“架买空盘”现象。故选D。A项说的娱乐,BC两项说的是政治,都与材料无关。
点评: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清末已经出现了商业性的报刊,反映了这一时期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了初步的发展。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近代新闻观念的出现、通讯领域的发展等也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