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8-07 20:58:41
1、判断题 日本明治维新时代的著名思想家福泽谕吉曾发出呼吁:“今天奉明治为年号的人,就是与政府订定契约,必须遵守政府订的法律。因此法律一旦订定之后,即使有人觉得该法律对自己不利,也必须在法律修改之前,小心翼翼谨守法律的规定。”这一呼吁倡导的基本理念是
A.诚信为本
B.天赋人权
C.法律至上
D.和平改良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依据材料“因此法律一旦订定之后,即使有人觉得该法律对自己不利,也必须在法律修改之前,小心翼翼谨守法律的规定”可以得出该呼吁突出了法律的至高地位,所以选C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人类创造文明财冨的重大特征之一是它的共享性。通过交流和传播,一个民 族、国家或地区的发明创造往往成为各族人民、乃至人类共享的财富。另一个特征是,从全 球范围来看,历史上从来没有一个地区永远是施惠者;同样,也不会有一个地区永远处于受 惠者地位。……16?18世纪,世界开始聚焦中国,而中国却未走向世界。然而文明的交流 却仍以它的自身惯性和自己的规则持续地进行着。
材料二 ?1854?1868年的14年,日本出版有关炮术、用兵、筑城(军事工程)方面的译 著达2 6 2部。但也并非只研究军事,学习西方文明的范围逐渐扩大到了物理、化学、天文、地 理、数学等自然科学。值得注意的是,一些洋学家开始涉足向来被视为禁区的社会科学和政 治思想领域。
1842?1872年,中国政府被迫签订76项不平等条约,而西方则从中国攫取了 22项重 大特权……中国的半殖民地化日益加深。
——以上材料均摘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文明史观认为,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从本质上说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 从横向看,人类文明史的内涵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从纵向看,人类文明经历 了渔猎采集时代、农业文明时代(包括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工业文明时代(包 括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就 是现代彳匕的过程。
(1) 概括材料一中马克垚的主要观点。(分)以近代中国为例,阐释“文明的交流却仍以它 的自身惯性和自己的规则持续地进行着”的含义。(分)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本主动学习西方文明的背景。(分)
(3) 根据材料三,结合材料一、二,谈谈你对世界文明发展与交流的认识。(9分)
参考答案:
(1)主要观点:人类文明财富具有共享性;历史上先进文明的施惠者和受惠者地位会发生转换。(4分)含义:进入近代,尽管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根深蒂固,但伴随着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侵略,一方面中国政治经济主权受到侵略与破坏,另一方面,西方政治思想、思想文化和先进生产方式逐步传播到中国,客观上推动中国近代文明的发展。(6分)
(2)背景:1842年中国被英国打败,被迫签订割地赔款的条约,从此沦为半殖民地国家,这一事件对日本震动极大;19世纪中期,西方列强侵略扩张加剧,日本国内部分有识之士认识到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的先进,主张救亡图存。(6分)
(3)认识:人类文明具有统一性和多样性,我们应该克服对不同文明的偏见和误解,主动推动各种文明不断交流、融合与相互借鉴;(3分)近代西方对中国和日本的侵略体现出了不同文明的冲突(工业文明和农业文明),也体现了先进文明对落后文明的征服;(3分)而中日的近代化探索与发展过程也充分体现了对先进文明的学习和自身文明的不断创新。(3分)(紧扣材料且言之有理皆可酌情给分)
本题解析:
(1) 根据材料一“人类创造文明财冨的重大特征之一是它的共享性...然而文明的交流却仍以它的自身惯性和自己的规则持续地进行着。”即可概括出中马克垚的主要观点。可根据材料“另一个特征是...历史上从来没有一个地区永远是施惠者;同样,也不会有一个地区永远处于受惠者地位的”然后结合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史实说明即可。。
(2) 根据材料二“1854?1868年的14年,日本出版有关炮术、用兵、筑城(军事工程)方面...学习西方文明的范围逐渐扩大...涉足向来被视为禁区的社会科学和政治思想领域...而西方则从中国攫取了22项重大特权……中国的半殖民地化日益加深。”即可出分析日本主动学习西方文明的背景。
(3)本题实际上考查了文明史观,对世界文明发展与交流的认识可以以日本为例,进行正面和反面的认识,或者从整个世界的角度认识。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
日本大化改新诏 ?
大化二年春正月甲子朔,贺正礼毕,即宣革新之诏曰: ?
其一曰,罢昔在天皇等所立子代之民,处处屯仓,及别臣、连、伴造、国造、村首所有部曲之民,处处屯仓。仍赐食封,大 ?夫以上各有差。降以布帛,赐官人百姓有差。又曰,大夫,所 ?使治民也。能尽其治,则民赖之。故重其禄,所以为民也…… ?
其三曰,初造户籍,计帐,班田收授之法。凡五十户为里, ?每里置长一人,掌按检户口,课殖农桑,禁察非违,催驱赋役。若山谷阻险,地远人稀之处,随便量置。凡田长三十步、广而二十步为段,十段为町。段租稻两束两把,町租稻二十二?柬…… ?
请回答:?
(1)归纳材料中日本大化改新的措施并指出这些措施之间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这些措施对日本历史产生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日本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有何可取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公地公民制度、班田收授法和租庸调制。公地公民制度是实行班田收授法和租庸调制的前提和基础,租庸调制以班田收授法为基础。
(2)这些措施使氏族豪族的世袭特权被打破,日本国家形态基本形成,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国家体制,确立了天皇的国家最高统治者地位,在较短时间内,跳跃式地实现了历史上的一次重大飞跃。
(3)敢于借鉴外来优秀文化和抛弃外来文化中不利的部分。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美国学者杰里?本特利所著《新全球史》中说:“在欧洲艺术的影响下,日本学者开始对解剖学和植物学感兴趣,因其能够精确地表现事物。学者们将荷兰的医学和科学著作翻译成日语,并且学习按照直线透视法原理作画,这使得他们可以准备出比原先使用的中文教材更加精确的教科书。到18世纪中期,德川幕府将军自己也成为荷兰学派的积极倡导人,而讲授欧洲医学和学习荷兰语的学校在好几个日本城市中兴起。”据材料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欧洲艺术推动了日本近代科学的发展
B.西方文化通过荷兰商人传入日本
C.西方写实的绘画风格在日本兴起
D.西学传播使日本突破了闭关锁国政策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1853年,美国以黑船事件威逼日本打开国门,突破了日本闭关锁国政策,故D项不正确。
点评:关于日本明治维新,从形式上,高考主要以非选择题的形式用新情境、新材料进行考查;从内容上看,着重考查明治维新主要内容的特点以及明治维新与中国戊戌变法的比较。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19世纪上半叶的日本人曾经这样记述日本社会中封建统治阶级与商人的关系:“今世的诸侯.不论大小……都是对富商卑躬屈膝,以期能向他们借钱,并仰赖江户、京都等地的商人以维生计。” 武士的地位也发生了变化,另有人这样写道:“武士中不论大小,一般都是贫困,尤其那些俸禄低微的武士,更是困苦之极。穷武士中,甚至于出卖祖上传下来的武器……将军的赏赐物,也被送进当铺,或是出卖求钱。至于家中其他贵重物品,更是毫不介意地随手变卖。”?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回答日本的封建等级制度是如何规定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中的变化对日本封建秩序有何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为了巩固封建统治秩序,德川幕府实行严格的封建等级制度,把全国所有人分为士、农、工、商四个等级,不同等级的人在社会中的地位不同。天皇是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实际权力掌握在世袭的将军手中。天皇、将军、大名、武士是日本社会的封建统治阶级。各等级界限森严。
(2)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对封建统治起了瓦解作用;统治阶级发生了分化,森严的等级制度被破坏,下级武士与资产阶级逐渐建立起联盟关系,表明日本封建社会的统治基础已经开始动摇。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