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大全《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考点预测(2017年强化版)(四)

时间:2017-08-07 20:50:05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根据设问和所学知识回答下面问题。(本题10分)
鸦片战争前,英国女王维多利亚于1840年1月16日到议会发表了对中国发动战争的演说。支持鸦片烟贩的自由党在议会中占多数,并促成了政府对中国使用武力的决定。而战后,中国道光皇帝发了一道密谕,命令有关大员赶快与英国议和。这一密谕直接由皇帝口授,军机章京抄录而下达,朝中大员几乎无人知晓。紧接着,林则徐被革职,清廷大员伊里布等人与英国议和。
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
(1)请列举反映出英国和中国的政治制度分别是什么?
(2)写出两国政治制度建立的重大事件。
(3)从中比较一下英国女王和中国皇帝在权力和地位上的不同。


参考答案:(1)英国的君主立宪制;(2分)中国的君主专制制度。(2分)
(2)英国:1688年“光荣革命”;1689年通过《权利法案》。(1分)
中国: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立皇帝制度。(1分)
(3)英国国王“统而不治”,只是国家的象征,议会掌握国家最高权力。(2分)
中国皇帝至高无上,个人独裁,总揽行政、司法、军事等一切大权。(2分)


本题解析:(1)鸦片战争前中英两国的差距:①经济上:中国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英国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②政治上:中国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危机四伏;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建立,统治稳固。③军事上:中国装备落后、军纪败坏;英国船坚炮利、战斗力强。④外交上:中国闭关锁国,封建保守;英国殖民扩张,建立殖民地。
(2)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是在1688年“光荣革命”后,1689年通过《权利法案》;中国是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确立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3)注意君主专制与君主立宪的比较,英国国王“统而不治”,只是国家的象征,议会掌握国家最高权力。中国皇帝至高无上,个人独裁,总揽行政、司法、军事等一切大权。
点评:复习本单元可适当链接必修1中“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和“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必修3中的“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必修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等。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封建国家的政策连续性、稳定性的结果突出表现在下列哪些历史现象中? (? )
①“文景之治”②“光武中兴”③“贞观之治”④“开元盛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贞观之治”“开元盛世”都发生在唐朝前期。其中“贞观之治”为“开元盛世”奠定基础,“开元盛世”是“贞观之治”的发展结果。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到清朝末年为止,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就政体而论,有哪几种主要形式
A.分封制与中央集权制
B.宗法制与中央集权制
C.地主政权与农民政权
D.奴隶主贵族专政与封建地主阶级专政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政体指政权组织形式,B属政治制度,CD属政权性质,故选A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朱元璋命令各级学校讲授《大诰》(明朝法律,内容为严惩官员犯罪的具体案例),连科举也要考试《大诰》……但朱元璋死后,《大诰》即被臣民所遗忘。
——《中国法制史》
材料二?违旨下乡,动扰于民者,许民间高年有德者,率精壮拿赴京来。
——《大诰》
材料三? ( 明 )太祖严于吏治,凡守令(太守、县令)贪酷者,许民赴京陈诉,赃至六十两以上者,枭首示众,剥皮实草。法令森严,百职厘举。……是可知贿随权集,权在宦官,则贿亦在宦官,权在大臣,则贿亦在大臣。此权门贿赂之往鉴也。
——赵翼《廿二史札记》
材料四? (明朝)宣德以来,吏治已渐趋腐败,中称“宣德初,臣僚宴乐,以奢相尚”。贪污成了官场积习,连负有监察职责的御史亦贪纵无忌。?
——《明朝史话》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三,归纳朱元璋惩治贪官的主要措施。
(2)概括上述措施体现的主要特点。
(3)根据材料四,指出明朝宣德以来“贪污成了官场积习”的具体原因。
(4)你认为明朝中后期吏治腐败的根源是什么? ?


参考答案:(1)制订专门惩治贪官的法律;把法律知识列入教育和科举的内容;允许民众扭送贪官进京;允许民众赴京上告;将贪官严惩示众。
(2)高度重视;惩治严厉;利用民众。
(3)原因:以奢相尚;监察失职。?
(4)封建专制主义制度。


本题解析:解答第(1)问时,要求从材料中提炼有关信息。解答第(2)问时,也要从材料中概括出来。第(3)问比较容易,直接从材料中可找到答案。第(4)问,要明确吏治腐败的根源在于封建专制主义制度本身。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社会的历史传统是什么?潘维认为,古代中国自商鞅变法始,即开创了漫长的“传统社会”,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是这种社会的经济基础,分化不明的小农家庭构成其社会基础,政治上则是皇帝率领文官系统伙同地方乡绅进行统治,拥有世俗和大一统的中央政权。这种世俗的“传统社会”与西方宗教的“封建社会”相比有非常不同的四大特点:一是拥有深厚的经济自由传统,二是拥有独特的政治公平,三是“德政”而非强权是政权生存的条件,四是道德原则而非具体的法律是权威的源泉。所以传统的中国成就了一种独特而又先进的政治文明,即以公平考试产生文官政府,以道德原则治理官吏和国家,以有限政府保证经济和社会自由。?
——来源:2011-10-12求是理论网
对材料中关于“中国社会的历史传统”的观点进行分析评价。(12分)
(要求:针对材料中的一种观点进行评论。观点明确;史实正确,条理清楚。)


参考答案:
评分标准
一等(12—10分)①观点明确;②合理引用史实进行评论;③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二等(9—5分)①观点较明确;②引用史实,评论角度单一;③论证较完整,表述清楚。
三等(4—0分)①观点不明确;②未引用史实;③论证缺乏说服力,表述不清楚。


本题解析:
本题是全国新课标文综卷历史考题的特色题目,旨在真正的选拨出具有历史学科素养的学生。该类题的一般解题思路是:概括材料观点和信息,对材料观点进行正确或错误的判断,然后结合教材提供的历史事实进行例证式的分析和评价,或者是对材料里某种观点的个性认识。同时建议学生一定注意要求是材料里的信息还是教材的信息作为说明的依据。最后学生一定要注意括号内的具体要求,是一个观点还是多个观点的评析。就本题而言,其观点不难概括出来:以公平考试产生文官政府,以道德原则治理官吏和国家,以有限政府保证经济和社会自由。然后可以分别从公平考试、道德原则、有限政府的角度说明。
学生做此类题一定要将史实和观点结合紧密,不可简单一笔带过,一定要有严密的逻辑来源:91考试网 91ExaM.org推理。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3 4 5 下页 尾页 4/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