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8-07 20:49:43
1、判断题 霍布斯鲍姆在《极端的年代》中写道“1929-1932年无疑是一道深谷……在思想知识界及政治舞台上,共有三股势力争霸。马克思共产主义是其一。第二种势力则是改良式的资本主义。至于第三条路,就是法西斯路线了。”这“三股势力”的典型代表分别对应的是( )
A.苏联、日本、德国
B.中国、德国、日本
C.中国、美国、德国
D.苏联、美国、日本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意为1929-1932年的经济危机影响了三种思想和潮流。苏联的计划经济日益显示出力量,马克思主义壮大;美国罗斯福新政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一次局部调整,开创了政府干预经济的新模式;而德国、日本在经济危机的影响下相继走上了法西斯道路。答案为D。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以下对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规定苏联的经济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所有制
B.规定苏联的政治基础是各级劳动者代表苏维埃
C.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苏联确立
D.标志着无产阶级政权得以巩固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列宁说:“欧洲的资产阶级要比俄国的克伦斯基之流强大和聪明,他们成功地做了一些安排,以致于要使群众起来奋战就比较困难。”——《列宁全集》第26卷
材料二列宁说:“我们之所以走在前面,不是因为我们比其它国家的工人能干,不是因为俄国的无产阶级比别国的工人阶级高明,而仅仅是因为我国过去是世界上最落后的国家之一。”
——《列宁全集》第27卷
材料三列宁说:“我们的革命是开头容易,继续困难;而西方的革命是开头困难,继续容易。”
——《列宁全集》第27卷
回答:
(l)以英国为例说明你对材料一的理解?
(2)在材料二中,列宁强调的“我国过去是世界上最落后的国家之一”,具体应怎样解释?
(3)材料三中列宁说俄国革命“继续困难”,主要是指哪一方面的困难?西方“开头困难”又主要是指哪一方面的困难?为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列宁强调革命必须重视什么?
参考答案:(1)进入垄断资本主义以后,欧洲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对内进行了社会政治改革,扩大了民主范围,允许工人政党合法存在,例如英国工党。合法斗争的条件存在,不容易爆发革命。
(2)俄国是资本主义国家中最落后的国家,主要表现在经济上还有封建贵族地主经济,政治上还保留了沙皇君主专制,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交织。
(3)“继续困难”指经济方面的困难。因为如何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历史新课题,容易出现失误。“开头困难”指政治方面的困难。因为工人阶级通过合法斗争能达到自己的一些政治目标,不必进行激烈的政治革命。
(4)要重视研究革命的客观条件。
本题解析:本题是一道材料解析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从材料中提出有效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解答本题,一是要注意准确把握导致革命的两大主要原因——生产关系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最严重障碍和残酷压迫使人民无法照旧生活下去。二是要注意在提出材料中有效信息的基础上,联系俄国爆发革命和欧洲其他资本主义国家没有发生革命的历史背景,准确理解材料解答。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苏俄革命早期领导人加米涅夫说:“我认为列宁同志是不对的,他说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经结束。我认为它还没有结束……说资产阶级民主制已丧失了实行民主的一切可能性还为时过早。”这番言论主要针对列宁
[? ]
A.建立苏维埃政权的决定
B.退出一战的要求
C.《四月提纲》中的主张
D.战时共产主义的政策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列宁说:“我们原来打算”直接用无产阶级国家的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犯了错误。“这一错误的根本原因是?(?)
A.扩大了无产阶级专政的范围
B.认为资本主义制度很快就会灭亡
C.忽视了生产关系必须要适合生产力水平
D.帝国主义对苏俄实行经济封锁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现实生活说明我们犯了错误”说明“战时共产主义”无法实现直接向共产主义的过渡,因为苏俄无法超越现有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答案选C,A 与题意不符,B D两项不是其失败的根本原因而是重要原因。
点评:苏俄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有其必要性和合理性,这一点在教材中有明确说明,须要补充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除了有直接应对战争需要的被迫性之外,还有苏俄领导人想将俄国由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的主观设想。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