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8-07 20:49:11
1、判断题 口号是历史的浓缩,通过它们可以还原一个真实的历史。下列口号出现在赫鲁晓夫执政时期的是
A.“废除余粮收集制,拥护固定粮食税”
B.“开垦、开垦、再开垦”
C.“谁不加入集体农庄,谁就是苏维埃政权的敌人”
D.“建立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领导苏联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人物主张的理解,主要是考查赫鲁晓夫的改革政策。A是列宁时期的政策,B项开垦荒地是赫鲁晓夫执政时期的政策,C项是斯大林时期的政策,D是戈尔巴乔夫时期的政策。
点评:新经济政策的核心是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了余粮征集制,最大的特点就是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调节生产,在此基础上,苏俄的经济得到好转。斯大林体制是1936年通过1936年宪法建立起来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这种体制片面的发展重工业,忽视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国民经济比例严重的失调;后来赫鲁晓夫等人进行了改革,但是都是以失败告终。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 1952年我国邮电部发行的纪念十月革命的邮票名称为“伟大的苏联十月革命35周年纪念”全套4枚,其中第一枚图为毛泽东访苏期间和斯大林在一起;第二枚图为列宁在第二次全俄苏维埃代表大会上讲话,此套邮票为我国第一套错体票,其错误在于
[? ]
A.邮票的名称
B.周年纪念时间
C.第一枚图案
D.第二枚图案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1919年1月李大钊在《新青年》上发表《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一文写道:“1917年俄罗斯的革命,不独是俄罗斯人心变动的显兆,实是二十世纪全世界人类普遍心理变动的显兆。”“俄国的革命,不过是使天下惊秋的一片桐叶罢了。”这段材料意在说明
[? ]
A.二月革命结束了俄国的沙皇专制时代
B.十月革命将无产阶级专政变成了现实
C.十月革命将给中国革命带来新的希望
D.社会主义革命已成为世界发展的主潮流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1917年7月,俄国临时政府下令向德军发起进攻,结果俄军损失惨重。同年9月,俄军最高总司令科尔尼洛夫发动反政府叛乱,派兵进逼彼得格勒;在布尔什维克党的组织下,首都几万名工人武装起来保卫首都并最终瓦解了叛乱军队。这些历史事件产生的共同结果是?(?)
A.催生了工兵代表苏维埃
B.临时政府日益陷入困境
C.为第一届人民政府成立创造条件
D.推动民主革命深入发展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点是俄国十月革命,学生在回答本题时要注意“共同结果”这一限定词。题干中提到的进攻德军失败、科尔尼洛夫叛乱、布尔什维克领导人民瓦解叛乱这些信息都说明临时政府已经无力应对局势陷入危机之中。A项与题干中时间不符,二月革命后就有工兵代表苏维埃;C项中第一届人民政府成立的条件是十月革命,D项不是题干所述事件的共同结果。
点评:同学们在做比较型选择题时要注意如下几个方面:一、比较型选择题涉及到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历史事件或现象,所以在做题时要对各个事件进行分析、归纳和概括,找出它们的共性和个性。二、比较型选择题都是对教材内容的重新整合,所以备选项中的表述基本上都是教材中没有的,因此同学们在做题时要注意辨别这些备选项表述的正误,这是对学生较高层次的能力要求。三、同学们在做此类题时要善于运用历史理论进行分析判断。经常用的基本理论有共性和个性关系的原理,矛盾的特殊性与普遍性的原理,量变与质变的原理。对历史事件的分析要从同中找异,从异中求同。四、同学们一方面要注意全面准确地掌握历史知识,在学习过程中将一些相近的事、人或观点进行分析比较,培养自己的分析比较能力,另一方面在解题时要找准比较角度,结合史实分析其共同点和不同点。解答比较型选择题最常用的是排除法。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漫画《列宁清扫地球》形象生动地展现了俄国十月革命这人类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下列对此漫画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
A.被清扫的“垃圾”包括俄国的封建残余、资产阶级以及帝国主义侵略势力
B.通过清扫,列宁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政权——工兵代表苏维埃
C.通过清扫,开启了俄国历史发展的新阶段
D.通过清扫,开创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长期共存,相互竞争的新时期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对俄国十月革命的认识。根据所学,A、C、D三项说法正确,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政权为巴黎公社而不是俄国工兵代表苏维埃,故B项错误,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