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试卷《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八)

时间:2017-08-06 00:53:57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主要矛盾,都有需要解决的根本任务,这个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就是那个时代的主题。继“9·11,恐怖分子又相继在印尼巴厘岛、在西班牙马德里、在英国伦敦等制造了大规模恐怖袭击,一次次向无辜平民挥起了屠刀。
材料二:当代几对伙伴关系的基本表述:
中俄:面向21世纪的平等与互信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中美:致力于建立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
日俄:创造性合作伙伴关系。
美日:全球性合作伙伴关系。
中日:和平与发展合作伙伴关系。
(1)材料一中提出的确定时代主题的依据是什么?你认为20世纪以来的时代主题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分析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扼要概括当今威胁人类和平的主要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说明了当今世界的什么主题?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当今几对伙伴关系的因素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判断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反法西斯主要大国之间在军事上既合作又斗争。下列实物中,最能反映这一情况的是
[? ]
A.一枚铸有苏、美、英国旗和“1944年6月”的纪念币
B.一份“1940~1944年租借法受援国及物资”的清单
C.一本20世纪40年代的中文版《开罗宣言》
D.一张布雷顿森林会议场景的照片



3、判断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联合国人民同兹决心:欲免后世再遭今代人类两度身历惨不堪言之战祸,重申基本人权,人格尊严与价值,以及男女与大小各国平等权利之信念,创造适当环境,俾克维持正义,尊重由条约与国际法其他渊源而起之义务,久而弗懈,促成人自由中之社会进步及较善之民生。并为达此目的:力行容恕,彼此以善邻之道,和睦相处,集中力量,以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接受原则,确立立法,以保证非为公共利益,不得使用武力,运用国际机构,以促成全球人民经济及社会之进展,用是发愤立志,务当同心协力,以竟厥功。
——《联合国宪章·序言》
材料二?联合国成立以来三十年的成就尚可予人深刻印象……但它在普遍裁减军备方面却一事无成。它也未能制止苏美之间日益增长的摩擦,而这种摩擦肯定是对国家和平的威胁……然而,可以论断,联合国主要由于提供权宜的办法和讨论各种牢骚的讲坛,有助于防止两个巨人迎面冲突。结果,种种危机愈演愈烈,成为剧烈的争吵,但未形成毁灭世界的大规模祸殃。
——选自伯恩斯·拉夫尔《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1949年,中国开启了新的篇章,中国本应赢得一个崭新的历史机遇期,但是至“文革”期间国家经济机制崩溃时,对外仍采取所谓“两只拳头打人”的政策,使自己陷入几乎是鸦片战争以来最孤立的国际环境之中。过去20年,是自鸦片战争以来国际环境最好的时期,也是中国国内最稳定、经济最为发展的时期,可谓一百多年来未曾有过的新局面,尽管曾发生过苏东剧变的动荡……但中国人始终抓住了发展经济、进步社会的根本不动摇,中国已从一个地区性大国成长为一个负责任的世界性大国。
——马晓军《走出寻梦的历史阴影》
请回答:
(1)材料一所主张的基本信念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材料二中看出,联合国存在什么问题?主要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概要说明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世界性大国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所做的努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判断题  2011年2月,在巴西、德国、印度和日本谋求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问题上,各常任理事国态度不一,美国坚决反对德国“入常”但支持日本;而中国则坚决反对日本“入常”。四国“入常”及各常任理事国的不同态度反映了?
①国家利益决定外交政策 ②意识形态决定国家关系?
③经济地位影响政治地位 ④联合国成为谋取利益的工具
[?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5、判断题  “一百年前,一位伟大的美国人签署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一百年后今天黑人仍在美国社会的一隅受苦受难,并且发现自己竟然是自己所在国家上的流放者。”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 ]
A、美国作为资本主义制度不可能解决种族歧视问题
B、美国黑人是经济危机的弱势群体
C、种族歧视问题很难从思想上根本解决
D、号召黑人团结进行争取平等的斗争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首页 上页 7 8 9 下页 尾页 8/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