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必备知识点《甲午中日战争与八国联军侵华》高频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十)

时间:2017-08-06 00:51:21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中日《马关条约》与中英《南京条约》相比,其内容上最大的不同是
A.赔款
B.割地
C.开通商口岸
D.开设工厂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赔款2100银元;割香港岛给英国,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中日《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赔款二亿两白银;割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因此,赔款、割地、开通商口岸都是两者的共同之处,二者最大的不同在《马关条约》规定日本可以在通商口岸投资设厂,这反映了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要求。故答案选择D项。
考点:本题考查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甲午中日战争。
点评:本题是一道比较选择题,考查学生对《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有关内容的识记和比较能力,要求在记忆和比较的基础上,概括性地把握它们之间的主要不同之处。本题属于中等难度题。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如图,山海关城南有作为兵营的日本营盘、法国营盘、比利时营盘、意大利营盘、德国营盘和英国营盘的遗址。这六国营盘应该出现于
A.《南京条约》签订后不久
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不久
C.甲午战争后不久
D.《辛丑条约》签订后不久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中国近代史上不平等条约的内容。《辛丑条约》规定:允许帝国主义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的重要地区。所以图中的帝国主义列强的营盘应出现于《辛丑条约》签订后。故选D。
考点:八国联军侵华和《辛丑条约》。
点评: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侵华形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在经济上,由原来的以商品输出为主到以资本输出为主;在政治上,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在军事上,列强趋向联合,发动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再现历史场景,弘扬民族精神”是历史影视剧的主题,若要再现民族英雄邓世昌率领中国军队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悲壮场景,应该选择的素材是
A.威海卫战役
B.平壤战役
C.黄海战役
D.辽东战役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关键信息:民族英雄邓世昌。ABCD项都是甲午战争的过程中的重大战役,但只有C项符合题意。1894年9月,在中日黄海海战中,邓世昌指挥“致远”舰一直冲杀在前。邓世昌命官兵毅然驾舰全速撞向日本第一游击舰队旗舰“吉野”号时,不幸为一条鱼雷所中而沉没。邓世昌与全舰官兵250余人一同壮烈殉国。故C项正确。
考点:甲午战争的过程
点评:本题考查历史重大历史的重现能力,须阅读材料并获取有效信息,进而分析与判定,难度不大。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马关条约》规定开放的四个通商口中最西边的一个是:
A.沙市
B.重庆
C.苏州
D.杭州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马关条约》规定开放的四个通商口地理分布相关知识的识记能力及空间概念。上述四个口岸由东至西依次是苏州、杭州、沙市、重庆。故选B。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义和团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 )
A.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和先进思想的指导
B.提出的“扶清”口号具有局限性
C.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D.被清政府控制和利用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义和团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缺乏先进的阶级和革命理论的指导,答案选A,B C D三项是其失败的重要原因而非主因。
考点:中国近代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义和团运动
点评:关于近代以来列强侵华对中国造成的影响传统史学更多地是从革命史观的角度强调列强对中国的伤害,近年来随着近代化史观的引入以及在中国大陆的深入,更多人从更多更新的角度思考这一问题,高考也及时地加以引入,在关注义和团运动的爱国性的同时也应看到其阻碍中国近代化历史进程的一面。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