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知识点《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考点巩固(2017年最新版)(十)

时间:2017-08-06 00:48:03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古希腊、古罗马、古代中国在政治制度方面的共同特征不包括
A.都曾注重民众参与政治
B.都曾经历过君主制
C.都不重视妇女的地位
D.都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古代中国并不注重民众对政治的参与而是强调愚民政策,因此A项符合题意要求,B C D是三者的共同点符合史实,不符合题意,所以答案选A。
点评:材料比较了古希腊、古罗马、古代中国在政治制度方面的共同点,对于历史的比较分析能力的考查一直是高考关注的重点,就比较问题本身而言,关键是比较项的选取问题,这可分为两种类型,其一是题目中已经确立了比较项,其二是自己寻找比较项,前者难度较低,后者难度较大,多出现在材料题中。本题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比较项已经确定,总体难度较小。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明太祖设置殿阁大学士,作为其待从顾问;康熙帝设南书房,挑选翰林院学士任职。从中可以看出
A.明清饱学之士享有政治特权
B.明太祖和康熙帝处于危机境地
C.明清皇帝推行重视文人政策
D.二者都是强化专制皇权的产物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分希析问题的能力。从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设立了一个仅作咨询的殿阁大学士和康熙帝设置南书房,这些措施可知这是帝王为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而采取的措施,故选D。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虽无相名,实有相职,既有相职,却无相权,,既无相权,,却有相实。”材料所反映的现象最早出现于
A.唐朝
B.宋朝
C.明朝
D.清朝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由“虽无相名,实有相职,既有相职,却无相权,,既无相权,,却有相实。”可知丞相职位已经被废除,所以A和B排除,又由无相权却又相实可知,某一职位的权力相当于丞相,故选C。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资治通鉴》记载:西汉初期,匈奴“往往入盗于汉边,不可胜数;然尚贪乐关市(边境贸易),嗜汉财务,汉亦关市不绝,以中其意”。对上述现象理解不正确的是
A.战争没有阻断各民族间的经济交流
B.匈奴接受了汉族先进的生产方式
C.经济交流符合汉族和少数民族人民的心愿
D.匈奴对汉朝的物产有较大的需求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材料反映的是西汉与匈奴边境贸易的局面。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清代统治者能够正确处理各民族之间的关系,这主要表现在
①尊重少数民族的社会习俗和宗教信仰②笼络各民族的上层分子
③在中央设立理藩院管理少数民族事务④对少数民族大事集权,小事放权

[?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