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知识大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考点特训(2017年冲刺版)(三)

时间:2017-08-06 00:39:34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恩格斯说:“……如果我们从股份公司进而来看那支配着和垄断着整个工业部门的托拉斯,那么,那里不仅私人生产停止了,而且无计划性也没有了。”其含义是
A.垄断的出现,表明资本主义国家实行了计划经济  
B.垄断组织减少了生产的盲目性,在一定程度上实行有计划生产
C.垄断的出现,有利于减轻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 
D.垄断的出现,消除了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根本界限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用恩格斯的一句话,引出对“垄断”这一历史现象的评价问题。“私人生产停止了,无计划性也没有了”不能说明资本主义国家实行了计划经济,只能是加剧经济危机,更不可能消除与社会主义的根本界限。A、C、D三项的评述均不符合实际。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史学界认为“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中期,对欧洲大陆来说是一个大动荡时代,同时也是历史性变革的时代。”这一历史变革的根本原因是
A.海外贸易发展的需要
B.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C.工业革命的迅速扩展
D.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根本原因是指引起事物发展变化的诸多原因中起关键作用、决定作用的最重要的本质原因,一般是生产力、经济基础、社会存在、阶级本质、客观规律或是事物的内因等。“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中期”工业革命开展,提高了生产力,极大地改变了社会面貌以及世界历史进程。因此选C。
点评:因果型选择题即考查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的原因和结果的选择题。此类题的基本结构大致有两中表现形式:一是题干列出了某一历史结果,备选项中列出原因,在试题中常出现的标志型词语有““原因是”“目的”“是为了”等;而在考察原因时又多进行细化,如考查“根本原因”“直接原因”“历史原因”“主观原因”等;另一种是题干列出的是历史原因,备选项列出的是结果,在试题中常出现的标志性词语有“影响”“结果”等。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历史上,英国的法令曾经规定,对于没有职业的流浪人,第一次被捕要受鞭打,第二次被捕要割去一只耳朵,第三次被捕要判处死刑。从 1509年到1547年,被处死的流浪人有72000人。这一法令规定的直接作用是
A.把大量自耕农束缚在土地上
B.迫使失地农民变为雇佣劳动力
C.引起苏格兰人民的武装起义
D.使成千上万的清教徒逃往海外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通过分析题目提供的信息可知,题目材料强调的是英国在1509~1547年对没有职业的流浪人施行了严酷刑罚。题目强调的是对流浪人的处罚,与自耕农关系不大,排除A项;材料和苏格兰人民起义无关,排除C项;D项明显不正确。故选B。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地促进了世界经济的互动的整体化趋势,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为论证该观点,你选择的证据有①新型交通运输工具密切了世界各地的经济联系②列强瓜分世界的狂潮加速了世界一体化进程?③电信工具的发明加速了各地商业信息的交流④第二次工业革命使欧洲与美洲开始了物质、文化交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论证判断历史信息的能力。材料中论点是“第二次工业革命”,而使欧洲与美洲开始了物质、文化交流的是新航路开辟,不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故④错误,排除,本题选择A项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新航路开辟后引起的所谓“商业革命”,其表现是
①世界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和文化交往扩大②欧洲的商路及贸易中心转移
③世界市场和贸易扩大 ④工商业资产阶级获取了暴利
[?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