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试卷《主要经济政策》高频考点预测(2017年最新版)(五)

时间:2017-08-06 00:31:25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下列材料能够体现出中国古代专制政府抑商政策是?
[? ]
A.(汉)“开关梁,驰山泽之禁,是以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
B.(唐)“客行田野间,比屋皆闭户。借问屋中人,尽去作商贾” ?
C.(宋) “商籍农而立,农赖商而行,求以相辅,而非求以相病,则良法美意。”?
D.(清)“士之子恒为士,商之子恒为商。”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乾隆皇帝对英商送给他的时钟不屑一顾,说中国小民无此物者甚众,但从来没有误了早上起来下地,也从来没有误了晚上回家睡觉。对此现象,下列评价确切的是

[? ]
A.乾隆帝为维护国家尊严,痛斥侵略者的野心
B.乾隆帝认为中国农民勤劳自觉,不需要闹钟
C.是小农经济下的一种天朝上国的心态的流露
D.乾隆帝为维护天朝体制,担心小农玩物丧志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我国的对外贸易和经济交往,经历了从区域性向世界性发展的漫长历程。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6世纪外来的殖民势力还不能够对明朝施加多大的影响。质优价廉的中国商品势不可挡地进入了正在开拓的世界市场。中国的茶叶、生丝、丝绸、瓷器由西班牙大帆船从菲律宾运往美洲,由荷兰、葡萄牙的商队运往欧洲。世界生产的近一半白银流入了中国。
——《世界古代史?下册》
材料二 自各国通商以来,进口洋货日增月盛……出口土货,年减一年,往往不能相敌。推其原故,由于各国制造均用机器,较中国土货成于人工者,省费倍蓗(xǐ,五倍)。……
请回答:
(1)据材料一说明16世纪中国在世界贸易中处于什么地位?有何依据?(不得摘抄材料原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材料二鸦片战争后,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存在着什么问题?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形成以上问题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地位:优势地位(或出超地位)。
依据:中国的商品占据世界市场;白银流入中国。
(2)问题:外国商品大量进入中国(或外贸入超)。
原因: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或国门大开、不平等条约影响);机器生产的商品质优价廉等。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判断题  明代冯梦龙有诗感叹说:“春秋篡弑叹纷然,宋鲁杀君只隔年。列国若能辞贿赂,乱臣贼子岂安眠!”材料反映的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 ]
A.“赫赫宗周,褒姒灭之”
B.“天下无道,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C.“王室衰微,群雄逐鹿”
D.“公田不治”,“私田”发展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 材料一 民舍本而事末则好智,好智则多诈,多诈则巧法令,以是为非,以非为是。
?——《吕氏春秋》
? 材料二 据统计,1913年日本在华投资总额为4.9亿日元,1919年增至14亿多日元,1914年输华货值为1.6亿多日元,1919年增至14.7亿多日元。同期,美国的对华贸易额由1913年的0.35亿海关两增至1919年的 1.08亿海关两,美国在华商行从136个增至309个。
? 材料三 为什么一谈市场就说是资本主义,只有计划经济才是社会主义呢?计划和市场都是方法嘛。只要对发展生产力有好处,就可以利用。它为社会主义服务,就是社会主义的;对资本主义服务,就是资本主义的。
——邓小平《计划和市场都是发展生产力的方法》(1987年2月)
? 材料四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灭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
回答:
(1)材料一中的“本”和“末”分别指什么?说明了什么思想?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说明了什么现象?这一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什么?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三、四包含的基本思想是什么?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综合材料三、四简要说明,邓小平的言论与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否一致?为什么?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本:农业 ;末:商业 。说明重农抑商。
(2)现象:日本和美国加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实质问题: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没有摆脱外国资本主义的控制和掠夺。
(3)基本思想:否定以计划与市场作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区分标准;初步提出用市场方法发展社会生产力;指出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4)观点:一致。理由:邓小平言论的核心思想史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符合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决策。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首页 上页 4 5 6 下页 尾页 5/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