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8-06 00:29:29
1、选择题 以下实现中共工作重心转移的会议有
①?“七大”? ②七届二中全会? ③“八大”? ④十一届三中全会
A.①②④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中共工作重心转移的理解。结合所学知识得知七届二中全会作出了工作重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十一届三中全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其它是错误的。所以选D。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下图所示的折线统计图最有可能反映的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
A.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的变化情况
B.中国人口增长率的变化情况
C.与我国建交国家数量的变化情况
D.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变化情况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根据一般的常识,人口增长率不可能变化如此快,人口需要一定的时间周期。结合1962年因为“三年困难”达最低,1982年因为改革开放达最高,之后平稳上升,不难判断出是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情况,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大部分是偏高的,可以排除掉。
考点: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一五计划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表展示了1978年及1992年非国有工业和商业的增长情况。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A.对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
C.中国加入WTO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阅读数据表格,获取信息的能力,由图表数据分析可知从1978年到1992年,非国有工业、商业占国民经济的总产值有了大幅提升,这是经济体制改革推动的结果,B符合题意。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已经完成,中国建立了计划经济体制,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发展,A表述有误;中国加入WTO是在2001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建立是在21世纪初,C、D均不合题意。故选B。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经济体制改革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在某中学的“上海乡土史”课程上,老师要求学生按指定材料(见下表)确定一研究主题。以下切合材料的主题是
A.上海工业化一瞥
B.改革开放在上海
C.上海,中国现代化的缩影
D.上海,红色的摇篮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对材料的理解。材料(1)(2)可以看做是上海工业化一瞥,(3)可以作为红色的摇篮,(4)可以作为改革开放的上海的材料,因此ABD三个选项只是反映了部分材料的内容。现代化也叫近代化,以生产的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为主要标志。因此答案为C。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A.增强企业活力
B.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实行政企分开
D.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B 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D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C的目的是为了增强企业活力。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