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试题《牛顿、爱因斯坦》答题技巧(2017年最新版)(一)

时间:2017-08-06 00:27:58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图5为位于北京八达岭青龙桥车站的一座纪念铜像。这位被人们永远怀念的人,他的突出贡献是?
?
A.是为中国地质力学的奠基人
B.编成中医药学巨著《本草纲目》
C.在核物理学方面做出重大成绩
D.开创了中国人独立自主设计建造铁路干线的历史



2、判断题  
(08宁夏文综)(15分)材料一?予观雁荡诸峰,皆峭拔险怪,上耸千尺,穹崖巨谷,不类他山,皆包在诸谷中,自岭外望之,都无所见;至谷中则森然干霄。原其理,当是为谷中大水冲激,沙土尽去,唯巨石岿然挺立耳。
日月之形如丸。何以知之?以月盈亏可验也。┅┅如一弹丸,以粉涂其半,侧视之,则粉处如钩;对视之,则正圆,此有以知其如丸也。
--摘自沈括《梦溪笔谈》。
材料二?中国传统的历法是阴阳合历,节气与月份的关系并不固定,而节气对农业生产等活动有着很大影响。因此,为使节气与月份建立起相对固定的关系,沈括大胆提出了一种纯阳历的历日制度,即十二节气历法。这种历法可以说是历法史上带有革命性的创意。它完全以太阳视运动为计算依据,按节气定历,即简便易算,又有利于农事活动的安排。但由于这种纯阳历否定了中国几千年传统的阴阳合历,不可避免的招致“怪怨攻骂”而难以实行。可是,沈括满有信心的说“然异时必有用予之说者。”如今,世界通用的阳历,其实质与沈括的“十二节气历”是很相似的。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沈括进行科学研究时使用的方法。(6分)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沈括作为科学家所具有的素质。(9分)



3、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3年,爱因斯坦在为英国一刊物撰稿时写到“科学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如何使用它,它是给人赐福还是给人降祸,取决于人本身,而不是取决于工具。刀子对人生活是有用的,但是它能够用来杀人。……我们的惟一希望在于,拒绝任何有助于战争准备或战争意图的行为”。
材料二?……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历来的观点。早在一百多年以前,马克思就说过:机器生产的发展要求自觉地应用自然科学。并且指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科学与生产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了,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越来越显示出巨大的作用。
现代科学技术正在经历着一场伟大的革命。近三十年来现代科学技术不只是在个别的科学理论上、个别的生产技术上获得了发展,也不只是有了一般意义上的进步和改革,而是几乎各门抖学技术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出现了新的飞跃,产生了并且正在继续产生一系列新兴科学技术。……?特别是由于电子计算机、控制论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正在迅速提高生产自动化的程度。同样数量的劳动力,在同样的劳动时间里,可以生产出比过去多几十倍几百倍的产品。社会生产力有这样巨大的发展,劳动生产率有这样大幅度的提高,靠的是什么,最主要的是靠科学的力量、技术的力量
——《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邓小平)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爱因斯坦对科学发展的重大贡献。(4分)
(2)据上述材料,概括指出爱因斯坦和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的主要观点。(4分)
(3)爱因斯坦和邓小平在论述科学作用时的侧重点分别是什么?(2分)简要分析其成因。(4分)
(4)爱因斯坦作为伟大的科学家,邓小平作为伟大的政治家.两人在论述科学作用时的共同价值取向是什么?(2分)



4、判断题  1921年,爱因斯坦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这主要是为了表彰他
[? ]
A.深刻提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
B.修正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论
C.证明了空间、时间和质量都与物体的运动速度无关
D.在光电效应方面的突出成就



5、判断题  据牛顿的朋友介绍,牛顿是受苹果落地的启发悟出了万有引力定律的。这反映了牛顿的( ? )?


A.善于观察思考的学习习惯
B.勤奋的探索精神
C.注重实验的科学研究方法
D.严肃的科学态度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首页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 1/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