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8-06 00:27:13
1、选择题 新闻照片《站在稻穗上的孩子》报道:“湖北麻城县建国第一农业社的1.016亩早稻,创造了亩产36956斤的高产记录。看,稻子长得那么稠密,孩子们站在稻穗上就像站在软绵绵的沙滩上似的。”从中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历史证据运用要“眼见为实”
B.这是“大跃进”时期的新闻
C.四个小孩在田野里的闹剧
D.社会生产力有了很大提高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解答本题关键是理解亩产万斤的高产记录的不合常理与现实的差距,从题干“稻子长得那么稠密,孩子们站在稻穗上就像站在软绵绵的沙滩上似的”夸张性描述,反映的是50年代末“大跃进”运动的浮夸风现象,B项正确;题干反映的是与现实有出入的,A项说法错误,眼见不一定为实;C项“闹剧”说法错误;D项“有了很大提高”说法与史实不符。
考点:“大跃进”运动
点评:“大跃进”运动是“左”倾错误所致,与之相关的知识点有: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人民公社化运动、三年经济困难、“文化大革命”。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苏联确立的标志是( )
A.成立苏联
B.通过苏联新宪法
C.“二五”计划完成
D.取消新经济政策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苏联确立的标志是1936年通过了1936年宪法。故选B。A项是在1922年,当时还在实行新经济政策;C项是在1933年到1937年;D项是在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后废除的。
点评:社会主义在苏联建立的标志是斯大林体制的建立。斯大林体制是1936年通过1936年宪法建立起来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这种体制片面的发展重工业,忽视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国民经济比例严重的失调,忽视了商品货币关系,单纯的依靠国家的行政性指令,越来越僵化,最终导致了苏联的解体。但是这种体制的积极方面也需要掌握,也有一定的合理之处。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下列对赫鲁晓夫改革的评价,正确的是
A.改革以失败告终,毫无建树
B.改革试图突破旧的模式,做了许多探索
C.开垦荒地和玉米运动成效明显
D.改革在农业方面成效明显,工业方面无所作为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分析各个选项,A项说法太绝对,其改革对斯大林模式造成了一定冲击,不能说毫无建树。联系教材,赫鲁晓夫改革的重点是农业方面,但他不顾自然条件,盲目要求在北方种植玉米,结果导致颗粒无收,农业方面的改革以失败告终,C错误。工业方面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革,不能说无所作为,D排除。B项评价是较客观公正的,其改革最终虽然失败,但进行了许多有益探索,答案为B。
考点: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点评:此题难度中等,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同时要联系所学史实,综合性较强。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在《极端的年代》中写道:“这一事件产生的实际后果,远比1789年更为深远……(它们)都建立于众人共享的价值观念及希望,也就是启蒙时代和革命时代的意义。”“这一事件”是指
[? ]
A.俄国十月革命
B.美国罗斯福新政
C.联合国的成立
D.中国的文化大革命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列宁说:“当正面攀登受到阻碍、不能前进到山顶时,就要有勇气走一段困难、危险的下山路。去寻找能够登上山顶的新路线。”文中“走一段困难、危险的下山路”在列宁领导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具体是指
[? ]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