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试题《商业的发展》考点预测(2017年强化版)(九)

时间:2017-08-06 00:03:5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福建某地农民每逢二、五、八日都到中心集镇赶集,这种交易的风俗是由古代的“草市”发展而来,古代的“草市”最早可以追溯到
[? ]
A.秦汉?
B.南北朝?
C.唐朝?
D.宋朝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乾隆时期“大妇弓弹中妇绩,绿鬓小妇当窗织,莫辞劳,吴中贾来价正高。”反映出的社会现象不包括
A.清前期商品经济有较大发展
B.资本主义萌芽在江南存在
C.包买商已经进入生产领域
D.江南有进行商品生产的家庭作坊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有一族谱记载:明清时期外出经商者日众,不少人依旧“壮则服贾,老则归田”。这说明(?)
A.社会风气日益恶化
B.经世致用思想受重视
C.商品经济繁荣发展
D.重本抑末观念占主导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分析材料,明清时期外出经商者非常多,许多人年轻的时候外出经商,年老时归家务农。A、C两项说法材料中没有反映;B项“经世致用”指学问必须有益于国事,与材料无关联。本题选D项,重视农业抑制商业观念仍占主导,只是在商品经济发展较快的地方这种观点受到冲击。
点评:一定时期的思想是一定时期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得到一定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些人的思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开始抛弃重农抑商的思想,从事工商业活动,主张在重视农业的同时也要发展工商业。这种现象为后世的明清进步思想的出现奠定了思想基础。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乾隆年间,太湖地区出产的“湖丝”经由商人之手大量出口,致使国内市场丝价日趋昂贵。于是,乾隆帝谕旨:“申明限制(出口),俾裕官民织衽”。后在商民呼吁之下,朝廷宣布废除上述规定。上述现象反映了
A.清政府顺应民意实行了短暂的开放
B.海禁政策一定程度上抵制了经济侵略
C.清政府限制湖丝出口保护国内市场
D.商贸活跃地区的农产品商品化程度高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清朝乾隆年间,太湖地区出产的蚕丝大量出口,政府由限制蚕丝出口到废除这一规定,这反映了太湖地区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故选D。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三国志》载:“景元元年(260年)蜀领户二十八万,口九十四万……魏有户六十六万三千四百二十三,口有四百四十三万二千八百八十一……吴户五十二万三千,男女口二百三十万。”材料中的史实对三国魏晋时期历史发展的主要影响是
A.有利于南北方人口的均衡发展
B.促进了成都平原和太湖流域的开发
C.奠定了魏晋统一的经济基础
D.有利于三国鼎立的对峙局面的形成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此题材料意在说明三国中魏的人口和户数最多, 而在中国古代,人口的多少是经济是否繁荣的重要标准。通过材料不难看出,魏的经济和军事实力最强 (超过蜀和吴), 因此,材料中的史实奠定了魏晋统一的经济基础。故选C。
点评:在中国历史上,三国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是政治上由分裂走向空前统一的历史时期,同时也是民族关系十分活跃和封建社会的发展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各民族之间交往的增多,民族关系的变动成为影响这个时期历史进程的重要因素。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8 9 10 下页 尾页 9/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