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试卷《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四)

时间:2017-08-05 23:59:48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综合题  (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
——《荀子》
材料二  国家将有失道之政,而天乃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
——董仲舒《天人三策》
材料三 盖天理者,此心之本然,循之则其心公而且正;人欲者,此心之疾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不肖者抑而废之,贫而贱之,以为徙役”。这句话主要反映了  
A.墨家思想
B.儒家思想
C.道家思想  
D.法家思想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如果有人向陆九渊请教求贤的方法和态度,他应该会回答
A.要尚实,要有助于国计民生
B.要接触世间万事万物
C.要注重人内心的涵养功夫
D.要勤于读书研究,努力用功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陆九渊是宋明理学中心学一派的创始人,它主张求贤的方法是向自己的内心探求,所以C正确;ACD都是理学的主张。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心学,陆九渊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以下主张由战国时期儒家思想家提出的是
A.“仁者爱人”
B.“法不阿贵,以法治国”
C.“兼爱非攻,节用尚俭”
D.“制天命而用之”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错误,体现孔子“仁”“仁政”思想,孔子生活在春秋时期。B不对,体现法家法治思想;C体现墨家“兼爱”“非攻” “尚贤” 等思想;D正确,体现荀子的儒家思想。
考点:中国传统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诸子百家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在当时(见下图)的中国存在的文化现象是(   )

A.道教出现
B.儒学兴起
C.罢黜百家
D.理学诞生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别图片等历史素材,最大限度获取有效信息,比较、分析,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图片信息,可知,此时期属于春秋战国时期。据此,分析、判断选项,可知:B项表述正确,符合史实,此时期儒学兴起并不断发展。A项属于东汉时期,C项属于西汉时期,D项属于宋明时期,可知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综上,故,本题正确答案选B。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儒学的兴起与发展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3 4 5 下页 尾页 4/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