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知识点总结《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高频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十)

时间:2017-08-05 23:55:0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在历史进程中,法制与社会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治民无常,唯以法治……明主之所制其臣者,二柄而已矣。二柄者,刑德也。何谓刑德?曰:杀戮之谓刑,庆赏之谓德。为人臣者畏诛罚而利庆赏……故法者,王之本也。”?——《韩非子》
材料二:朱元璋对其孙子朱允炆说:“吾治乱世,刑不得不重。汝治平世,刑自当轻,所谓刑罚世轻世重也。”?——《明史》
(1)材料一、二法治思想的核心各是什么? (4分)
材料三: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而第三次征服则以法律。而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征服。?
——德国法学家耶林格
(2)罗马成文法诞生的标志是什么?(1分)为何说罗马法律对世界的征服最为持久?(4分)
材料四:英国是近代宪法的起源地,英国宪法常被人称誉为“近代宪法之母”……英国宪法不是把国家基本制度和原则系统地集中地规定在一个书面文件中,而是分别由许多宪法性法律,宪法惯例和判例加以规定……因此,英国宪法被称之为“不成文法”。?——《外国法制史》
(3)材料四认为,许多宪法性法律是不成文的英国宪法的重要组成部分。请指出其中最著名的一部英国宪法性法律的名称,并作出简要评价。(4分)
材料五:美国(1787年)宪法是人类法制史上的里程碑,它的制定是将欧洲从文艺复兴,启蒙运动以来有关人类对理性政治的思考变成了现实的政治原则,使这些伟大的思想在政治实践中获得发扬光大。?——《西方政治制度史》
(4)材料五中“美国(1787年)宪法是人类法制史上的里程碑”的主要含义是什么?(2分)举例说明这部宪法是如何将 “人类对理性政治的思考变成了现实的政治原则”的?(2分)
材料六:“人何以尊于禽兽!人有法律,而禽兽无之也”……“立法权如果操于一人,必立有利于一人的专制之法;立法权如果操于众人,则所立之法必然是有利于众人的民主之律……”“法者,天下之公器也。”?——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材料七:“民国主权属于国民之全体”,“盖国民为一国之主,为统治权之所出”:“一国之政事,悉以宪法行之。”?——《孙中山全集》
(5)材料六、七与材料一、二相比,反映出来的法治观念有何不同? (3分) 结合所学知识,举出近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以法制取代专制实践的一例。(2分)
(6)综上,谈谈法制与社会发展的关系。(2分)


参考答案:(24分)(1)法律是君主制定的,是其统治的重要手段,法律的核心是“刑罚”; (2分)要适时调整刑罚的轻重程度以维护君主权威,保障君主专制统治。(2分)
(2)标志:《十二铜表法》(2分);原因:为近代欧美国家立法和司法奠定了基础;为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提供了思想武器。(4分)
(3)名称:《权利法案》(1分)。评价:确定了议会的最高权力,限制王权;确立了君主立宪制(2分)(其它言之有理即可)
(4)1787年宪法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部资本主义成文宪法(2分)
举例说明:根据孟德斯鸠三权分立理论,美国确立了三权分立的资产阶级共和政体。(2分)
(5)不同:立法权应归人民大众;主权在民;法律至高无上。(3分)
实践:1912年,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2分)
(6)法制伴随社会发展不断进步与完善;法制是民主政治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2分)


本题解析:(1)注意材料一信息“治民无常,唯以法治” “明主之所制其臣者,二柄而已矣。二柄者,刑德也““故法者,王之本也。”,再结合作者是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子,可知法律是君主制定的,是其统治的重要手段,法律的核心是“刑罚”; 材料二信息“吾治乱世,刑不得不重。汝治平世,刑自当轻”可知是指要适时调整刑罚的轻重程度以维护君主权威,保障君主专制统治。
(2)根据所学知识,罗马成文法诞生的标志是《十二铜表法》的制定,再结合罗马法对后世的影响回答即可。
(3) 根据所学知识,光荣革命后,1689年英国颁布《权利法案》,限制王权,标志英国开始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4)根据所学知识,美国1787年宪法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部资本主义成文宪法,再结合宪法的内容:联邦制、共和制、三权分立制回答即可。
(5)材料六反映维新派的君主立宪主张,材料七反映革命派的民主共和主张,两者都强调立法权应归人民大众;主权在民;法律至高无上。再结合实践回答即可。
(6)紧扣题意,突出法制的意义,从古至今,法制伴随社会发展不断进步与完善;法制是民主政治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
点评:材料解析题答案类型
1、据答案来源分:
(1)来源于材料的答案:指从指定材料中概括、归纳或摘录的答案;
(2)来源于课本的答案:指出自课本的原话、某种观点、认识或看法等;
(3)来源于自己组织的答案:多指根据相关历史知识自己归纳答案:
2、据答案内容分:
(1)限定性或半限定性答案:指来源于课本或材料中的答案。如:根据材料(含图表材料)和部分根据材料(含图表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分析、概述、说明、指出……
(2)开放性答案:指来源于自己组织的答案。如:启示题和部分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题。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阅读下材料:16分
材料一?梭伦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规定:根据每年的谷物收入,雅典公民被分为四个等级,并担任相应官职:
第一等级:500麦斗以上称为“五百麦斗级”,可担任执政官、司库及其他一切官职。
第二等级:300麦斗以上称为“骑士级”,可担任执政官及其他一切官职(司库除外)。
第三等级:200麦斗以上称为“牛轭级”,只能担任低级官职。
第四等级:200麦斗以下通称“日佣级”,与一切官职无缘。
材料二?伯里克利执政时期,除十将军外,一切官职向各等级男性公民开放。公民大会是城邦的最高权力机构,每十天左右召开一次,凡二十岁以上的男性公民均可参加,每人在大会上都拥有发言权和表决权。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划分公民等级的依据是什么?在当时有怎样的历史意义?6分
(2)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有怎样的变化?说明了什么?4分
(3)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出雅典民主政治的局限性。6分


参考答案:(1)按财产多少划分(2分)。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贵族专权的局面,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为雅典民主制度奠定了基础。(4分)
(2)官职向一切公民开放,没有财产和等级的限制。说明雅典的民主程度大大提高,民主政治达到极盛。(4 分)
(3)局限性:①范围:奴隶、妇女和外邦人被排除民主殿堂之外;②性质:原始的直接民主,适用于小国寡民的城邦;③抽签选举、轮流坐庄可以导致权力滥用或误用。(6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小国林立是古希腊的一大特点。造成这一特点的主要原因是(?)
A.政体形式
B.殖民活动  
C.地理环境
D.经济条件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希腊地形特殊,它没有肥沃的大河流域和广阔的平原,它有的只是连绵不绝的山岭沟壑与海岸曲折的海洋,这样,陆地被山岭沟壑分割成相对封闭的小快,海洋上则遍布彼此孤立的海岛,这使得古代希腊形成了无数个城邦国家。因此只有C符合题意。
点评:本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地理环境对于古希腊的影响。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古代雅典城邦平民能在反对贵族的斗争中取得胜利,最重要的社会因素是
A.平民展开暴力斗争
B.统治者向平民的让步
C.废除了债奴制
D.平民中新兴工商业者力量壮大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错在暴力斗争的说法;BC是平民斗争胜利的结果;D符合社会因素的说法。联系梭伦改革的背景:贵族专权、工商业发展导致平民与旧氏族贵族的矛盾尖锐,因此选D。
点评:学生在复习中要了解希腊自然地理环境和希腊城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认识西方民主政治产生的历史条件;知道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认识民主政治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古希腊历史学家波里比阿来把雅典国家比喻成一条没有船长的船,“在这样一条船上,当对风浪的恐惧使水手们保有理智并服从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