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高考知识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答题技巧(2017年最新版)(一)

时间:2017-08-05 23:48:22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下列不属于《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内容的是
①?行政权由总统行使?
②总统有权任命部长和一切军政要员
③立法权归于由联邦议会(上议院)和帝国议会(下议院)组成的两院制议会 
④两院中的众议院可以弹劾总统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第一条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第四条 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税,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过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权利法案》
材料二 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一切人生来就是平等的,他们被造物主赋予他们固有的、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有生命、自由以及追求幸福的权利……
——《独立宣言》
材料三 《人权宣言》阐述的核心是“自然的、不可剥夺和神圣的人权”,强调天赋人权,并提出权力来自国民,权利就是“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
请回答:
(1)材料一规定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2)材料二与材料三中的文献体现了哪些共同的民主思想?在人权主张方面有何差异?



3、选择题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形成标志着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政权的确立,这主要是因为
A.国王权力受到限制
B.议会权力大为增强
C.法律具有了至高的地位
D.内阁制得以形成



4、判断题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第544条规定:所有权是对于物有绝对无限地使用、收益及处分的权利……第545条:任何人不得被强制出让其所有权……这种规定
A.有利于维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B.为资本主义自由发展提供法律保证
C.有利于维护劳动人民的利益
D.为实现财产的国有制提供法律依据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杰斐逊在起草《独立宣言》时,曾写下了谴责英王参与奴隶贸易的内容,虽然没有明确要求废除奴隶制,但它一旦通过,就将作为美国这个新兴国家的根本精神原则,从而使得蓄奴者时时刻刻面临巨大舆论压力,奴隶制度废除便是迟早的事。南方各州当然不愿束手就擒,在他们的强烈要求下,经过激烈争辩,大陆会议最终决定删除这部分内容。很多人认为北方的妥协是意志不够坚定的结果,但在当时的情况下,如果北方坚持废奴,南方便极可能从这个联合体中分离出去,这种矛盾也会被英国人利用。本来各殖民地联合起来都无法抗衡强大的英国,如今再分裂,美利坚合众国必死腹中。
——《新历史》2008年11期
材料二 1861年3月4日,林肯宣誓就职并发表演说。林肯指出:“从一般法律和宪法的角度来看,各州组成的联邦是永久性的。”因此,“任何一个州都不能单凭自己的动议合法地退出联邦,任何为此而通过的决议和法令在法律上都是无效的。”他还重申共和党无意干涉蓄奴州的奴隶制度。
——刘绪贻、杨生茂《美国通史》
材料三 根据十七条协议(注:指《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西藏地方政府应当团结人民,驱逐帝国主义力量出西藏;西藏的落后的社会制度必须改革。鉴于西藏上层人士的思想情况,我们曾经允许西藏的改革可以放慢一些,让原西藏地方政府和上层人士有一个充分考虑的时间。但是,原西藏地方政府和上层反动集团却继续勾结帝国主义、蒋介石匪帮和外国反动派,企图依靠他们的力量来分裂祖国,恢复帝国主义在西藏的侵略势力,保存西藏的落后的、黑暗的、反动的、残酷的农奴制度。
——有林、郑新立、王瑞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通鉴》
材料四 法国“解放报”说,中国中央政府的政策始终是联系人民群众,以便和平地、平静地进行必要的改革。他们没有做过任何违反西藏人愿望、宗教和风俗习惯的事情。所以叛乱是毫无道理的。叛乱行动将加速西藏政治社会的转变。
——有林、郑新立、王瑞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通鉴》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独立宣言》为什么将谴责英王参与奴隶贸易的行为删除?(2分)
(2)根据材料二、三,林肯政府和中国中央政府在对待落后制度上有何共同之处?分别出于何种考虑?(6分)
(3)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林肯政府和中国政府是如何废除落后制度的?有何共同意义?(6分)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首页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 1/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